反复荷载与温湿变化下纤维增强混凝土徐变模型及应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5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变是混凝土自身固有的时变特性,如何准确地分析混凝土徐变对桥梁结构长期行为的影响,是桥梁工程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国内外针对混凝土徐变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分析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的徐变模型,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表明,目前的混凝土徐变模型分析桥梁结构长期性能误差往往可达到20%~60%左右。究其主要原因是现有徐变模型均未考虑交通荷载反复作用和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开展反复荷载和温湿变化下混凝土徐变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以港珠澳大桥为研究背景,在港珠澳大桥重大科研课题的支持下,系统开展了港珠澳大桥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FRHPC)徐变效应研究,在考虑交通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环境温度湿度实际变化下,对我国桥规采用的混凝土徐变模型CEB-FIP(1990)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反复荷载和温湿变化下港珠澳大桥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模型,分析了港珠澳大桥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徐变效应,明确了其长期性能。研究成果为港珠澳大桥长期性能的预测和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类似海洋桥梁工程长期性能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建立了港珠澳大桥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模型(FRHPC模型)。为提高港珠澳大桥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抗裂性和耐久性,采用了本课题组研发的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现有徐变模型均不适用其徐变性能分析。为此,本文开展了为期180d的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徐变试验,探明了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的发展规律。基于CEB-FIP(1990)模型,结合搜集到的试验数据,考虑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通过αfc和βfc分别修正名义徐变系数和徐变随时间发展系数,建立了考虑纤维掺量λf的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模型——FRHPC模型,持荷180d时其预测值与试验结果误差为3.3%,为港珠澳大桥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长期徐变性能的准确预测提供支撑。
  (2)提出了反复荷载下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模型(CFRHPC模型)。反复荷载作用能够显著增大混凝土徐变效应,现有徐变模型均未考虑反复荷载作用对徐变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反复荷载作用下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徐变试验,根据桥梁结构实际最不利应力状态,确定加载平均应力为0.4fcp、应力幅值为0.2fcp(fcp为轴心抗压强度),选择反复荷载累计作用次数为12万次、30万次和54万次,据此获得了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不同作用次数下的徐变发展规律,建立了反复荷载作用次数与徐变系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FRHPC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引入反复荷载作用影响系数γcyc=1.095×(N/N0)0.075,提出反复荷载下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模型——CFRHPC模型。此外,在试件试验和CFRHPC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三分点徐变加载全套装置,开展反复荷载作用下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梁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持荷180d时,CFRHPC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4.3%,校验了CFRHPC模型的正确性。
  (3)构建了温湿变化下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模型(TFRHPC模型)。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徐变效应影响显著,目前采用固定的年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析桥梁结构长期性能,这与实际自然环境中变化的温湿度严重不符。本文基于最小二乘法,通过对环境实际温湿度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时变函数T(t)和RH(t),建立了温湿度时变函数与CEB-FIP(1990)模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基于此,建立了温湿变化下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模型——TFRHPC模型,为考虑实际环境温湿度变化分析桥梁结构的长期徐变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4)明确了港珠澳大桥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徐变效应。基于港珠澳大桥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预测交通量确定了反复荷载作用影响系数γcyc;针对桥位处实际温湿度变化气象资料,构建了温湿度时变函数THZM(t)和RHHZM(t),建立了港珠澳大桥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长期性能分析的4种徐变模型——FRHPC模型、CFRHPC模型、TFRHPC模型和TCFRHPC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全过程模拟其施工工艺,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将构建的4种徐变模型嵌入到有限元程序中,分析了港珠澳大桥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30年内正负弯矩区主梁应力和挠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考虑反复荷载和温湿度变化作用的TCFRHPC模型计算徐变效应最大,30年时边跨跨中最大徐变挠度达到12.21mm;2#~6#墩顶负弯矩区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仍处于受压状态,避免了其受拉开裂。
  
其他文献
多电飞机技术是航空科技发展的一项全新技术,是航空电源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现有的航空电力系统中,以宽变频交流和高压直流电源系统为发展主流。其中,航空直流供电系统以高压直流 270V 与低压 28V 母线共存形式为不同需求的直流负载提供电能。270V 至 28V之间的电压转换十分必要。由于各类电力电子变换器占据了航空电力系统重量的绝大部分,它们之间的转换效率、可靠性等成为持续讨论和研究的重点。  
氢能作为目前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等多个领域,也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未来重要的清洁再生能源之一。而氢能的制取、运输、存储和纯化等多个方面制约了其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是氢气的纯化,不仅与其他环节密切相关,同时氢气的纯度对整个氢能系统的安全、高效、可靠以及可持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技术
学位
水泥混凝土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成型方便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混凝土脆性大、抗拉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裂缝,导致其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赋予混凝土裂缝自修复功能是提高其耐久性的重要途径。在现有混凝土自修复技术中,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具有环境适应性强、修复速度快等优点。但目前自修复微胶囊的壁材大多采用强度大的热固性材料,在混凝土产生裂
学位
本文以锰基双金属NASICON型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此类材料比容量低、导电性差等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原位碳包覆、双重碳修饰及三维导电网络设计等策略对材料结构进行调控,大幅提升了此类电极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和电导率。利用先进的形貌表征技术如TEM、SEM可以有效解析其结构特点,同时借助原位X射线衍射(XRD)技术监测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微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而探索锰基双金属NASICON型正极材料在
学位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MFC)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发电装置之一。然而,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通常需要使用较多贵金属铂,这无疑增加了PMFC的成本,从而阻碍了其发展。因此,开发价格低廉、催化性能优异的非贵金属ORR催化剂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其中,掺杂型过渡金属基碳纳米复合材料(尤其是铁/钴-氮-碳材料)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催化剂之一,但其OR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仍有待提高。基于此,本文设
学位
近年来,电化学储能设备与技术开发在绿色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领域备受关注。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无毒、环境友好和易回收等特点,成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器件之一。本文围绕高性能钒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展开相关研究,通过对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及表征,深入探究介质离子的存储方式,揭示了钒基正极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本征储能机制及潜在应用前景。通过引入高浓度盐混合离子电解液体
学位
重型车柴油发动机尾气流速快、热能多、空间大非常适合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回收利用。由于整个车载热电发电装置的性能涵盖从热电模块到热电发电机,再到整车应用层面的全链条优化,因此针对重型车应用需求,考虑车载尾气热电发电新型电气系统的多源非线性耦合特性,根据能量流工作模式决定多能量源的功率分配,降低系统的燃油消耗成本,从而提高其燃油经济性。本文以重型车尾气热电发电新型电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建模与能量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渐凸显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在我国涪陵地区已开始大规模开采,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并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但是,在页岩气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巨大威胁。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可持续、环境友好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近来,新
学位
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和人体中的化学量与生物量(如Fe~(3+)、多巴胺、葡萄糖、胆固醇等)的含量对于环境监测和人类身体健康都至关重要。光学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是选择性地将分析对象的化学和生物信息,连续转变为分析仪器易测量的光学信号的分析测量装置,可以对单(多)种对象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已成为各种生物量、分子、离子的重要检测手段。光学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精度高、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其中荧光探针
学位
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快速的规模扩张,使中国一跃成为制造业大国并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而非规模增速,是新时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从传统的产业结构视角来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但是2018年4月“中兴事件”似乎表明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领域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限制。面对这种分歧,应如何科学地测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