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及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探讨其发病的易患体质及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及辨体与辨病相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调治方法。
  方法: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设计统一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表、中医体质调査表和中医证型调查表。将被调查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病例,对照组选择健康的青春期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中医证型调查只针对病例组。对调查结果通过EXCEL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1.病例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前五位的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平和质,其中气虚质、阳虚质及气郁质是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易患体质。对照组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占51%。2.病例组易患体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分布具有差异性(P<0.05)。3.病例组常见中医证型为肾气虚证(26.7%)、肾阳虚证(20.7%)、脾虚证(18.8%)和血热证(实热)(14.8%)。4.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5.通过对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病例组平均BMI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与睡眠不足及喜食辛辣有一定相关性(P<0.05)。
  结论: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易患体质为气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其中13-15岁以气虚质为主,16-19岁以阳虚质和气郁质多见,本病常见证型为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脾虚证和血热证(实热)。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体质与证型具有相关性,气虚质与肾气虚证和脾虚证相关;阳虚质与肾阳虚证相关;气郁质与血热证(实热)相关;阴虚质与肾阴虚证和血热证(虚热)相关。体重指数过小、睡眠时长不足、喜食辛辣是引起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铬是地下水污染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以其反应温和、环境扰动小、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获得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筛选经济有效的碳源对强化微生物修复铬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蔗糖浆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是一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碳源。目前关于微生物修复地下水环境中Cr(VI)污染的研究一般是在序批式实验条件下进行的,但是其实验条件和实际
学位
目的:本课题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采用脐疗新剂型贴脐法和传统隔药灸脐法进行治疗,评价脐疗新剂型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脐疗新制剂的临床效应研究提供新思路。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脐疗新剂型贴脐组、传统隔药灸脐组各30例,每次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治疗,每隔3天给病人治疗一次(每个月经周期2次),直至月经来潮,共治疗3个周期。观察治疗前
目的:观察项七针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7例POF患者随机分为项七针组、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对比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FSH、LH、E2)水平及Kupperman指数评分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项七针组总有效率80.00%,常规针刺组76.67%,西药组60.00%,项七针组与西药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激素(FSH、LH、E2
学位
目的:该研究以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女性为对象,观察对比脐灸联合针刺法与单纯针刺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脐灸联合针刺法,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每周治疗3次。两组患者均共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黄褐斑皮损总积分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变化,对所得数据进行评估与分析,比较两组观
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大鼠颈椎间盘组织的形态学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刀干预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机制。  方法:①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JOA、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评估临床疗效。②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刀组,采用HE染色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及相关因子IL-1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肾虚型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结局以及子宫内膜中Foxp3、LIF、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从母胎免疫的角度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
目的:1.本研究旨在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痰湿证患者、非痰湿证患者及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谱,比较各组肠道菌群种类和结构的差异,寻找PCOS痰湿证患者的优势菌群,建立PCOS痰湿证基于肠道微生物群的诊断模型。2.通过观察PCOS痰湿证患者经燥湿化痰经典方启宫丸方治疗后其肠道菌群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从微生物学角度探求启宫丸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为中医中药治疗痰湿型PCOS提供新的支持和方向。  方
目的:本研究观察比较药香灸和艾条灸两种治疗方案对Fontaine分期Ⅰ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和ABI的影响,初步探讨药香灸的治疗优势,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药香组(治疗组)30例,艾条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选取患侧血海、足三里、解溪、三阴交穴位进行温和灸治疗,药香组(治疗组)用药香灸,艾条组(对照组)用清艾条灸,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的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进行初步研究,探寻其规律性,归纳总结中医证型,为中医临床治疗POI提供辨治思路。  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设计“POI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证候-证素调査表”,采用临床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中医证素辨证学说,对符合纳入标准的POI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中医证素辨证,将所得结果通过EXCEL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导入SPSS25.
目的:探究运动灸联合肩三针傍针刺、单纯肩三针傍针刺治疗风寒湿型肩凝症的疗效。  方法:将66例风寒湿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运动灸联合肩三针傍针刺)和对照组(单纯肩三针傍针刺),各33例,均每周治疗6次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的VAS、ADL及ROM指标,进而判断两种疗法改善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活动度的疗效。  结果:1.组内比较:  (1)治疗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