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扶阳思想及姜附桂配伍规律探讨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j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阳气为一身之本,统帅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阳气存之则生,失之则死。先秦诸子百家的一些著述中,重阳的思想均有所体现。从《周易》始终强调阳的一面,认为没有阳就无所谓一切事物的生生化化,生长壮大。到《内经》把阳气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阳气者,若天与同”,阳气一直都是占着主导地位。《伤寒论》继承了《内经》重阳思想,处处体现扶阳思想,尤以使用桂枝、附子、干姜等辛温药物为要旨。而后世卢崇汉、郑钦安等医家对扶阳理论也有更进一步发展,扶阳广泛运用现代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也使到扶阳思想不管从理论上或是临床上更加完善,《伤寒论》是一部集理法方药的临床著作,其体现的辛温扶阳思想是后世扶阳思想发展和完善的基础,故研究《伤寒论》中主要辛温扶阳药物附子、干姜、桂枝的相互配伍运用,能加深对扶阳思想的理解及体会,更好地运用《伤寒论》思想指导临床。2.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得出附子、干姜、桂枝在《伤寒论》中的相互配伍规律,更加完善对扶阳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更好地指导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加强对中医传统文献专题汇编研究。首先,分为三个配伍组(桂枝配干姜、附子配桂枝、附子配干姜),对伤寒论中条文进行筛选,选取符合以上三个配伍组的条文方证,然后结合相应条文进行论述,从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并结合导师临床上运用附桂姜配伍的具有代表性的病案进行剖析,进一步分析说明姜附桂三者相互配伍规律。4.研究结果:《伤寒论》进一步发展了扶阳思想,将扶阳运用于临床,“以阳气为本,时时顾护阳气”的思想始终贯穿如一。而《伤寒论》扶阳思想重点体现在温阳药物附子、桂枝、干姜等药物的运用上,而这三种药物各自相互配伍扶阳之意更强,能更好地弄清三种药物的相互配伍规律,则能更进一步了解扶阳思想的精髓之意。通过对三种药物各自相伍条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干姜配桂枝,使干姜所生之阳透达周身,而不致于首中而壅滞,桂枝得干姜则温阳扶正祛邪之力倍,对于表邪下陷致下利、中焦脾胃阳虚、寒湿水饮内停胸腹、阳气郁遏尤为显效;附子与桂枝相配,附子补火助阳,解散寒凝,有“推墙倒壁之功”,但其性走而不守,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升降出入尽所宜之,而桂枝善走气分,通行肌表营卫,二者相伍,更增扶正散寒,解表祛邪之力,常治疗卫表阳虚夹风寒湿表邪未解之证;姜附二药相须为用,使回阳救逆,温中安寒的作用大增,同时生附子的走窜之性随干姜内敛,直入内脏,扶其弱阳,而成其回阳救急、力挽狂澜之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候选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敏感性、候选基因型与中医辨证分型、候选基因型与肾脏病理类型以及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探讨肾综患者激
本课题在对疲劳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研究与开发了一种缓解疲劳的保健食品——复方巴戟天咀嚼片,处方由巴戟天、红景天、西洋参组成。为将复方巴戟天咀嚼片申报成保健食品,本课
针对传统收视率调查方式精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跨平台电视节目评价研究,提出了"中传指数"评价系统,采用多平台、多方法、多维度的方法,对多服务对象进行多内容评
<正>随着社会分工的演进和市场竞争的深化,知识传导已经由组织内部扩展到组织与组织之间,知识的共享和转化开始在产业链层面上发生作用。提供医疗服务的蒙医院作为蒙医药产品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采用EDTA改性电-Fenton反应,在中、碱性条件下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探讨了该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pH值、电流密度、电解质
背景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炎症发病学说被认为是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上的重大进展。新近的研究表明,低度炎症不仅是DM大血管病变的发病基础,在微血管病变的
<正>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于2018年7月15日在北京成立。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是东北财经大学汇聚校内外优势资源创建的高端新型智库、高端学
一、课文悟读《〈鲁迅诗稿〉序》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是以小说和杂文著称于世的,我们一般不大去专门阅读他的诗歌,虽然也知道几首,甚至熟记其中的几句。鲁迅先生的诗歌,或见之于杂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快发展,同时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设计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原有的设
目的:本课题观察运用茯苓四逆汤治疗阴阳两虚偏阳虚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