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荷载作用下风积沙高路堤稳定性模拟实验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fx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地区的风积沙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及动三轴试验,获取风积沙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及动力特性参数,根据相似理论,通过振动台相似模型试验,分析研究风积沙填筑的高路堤在地震荷载下的稳定性,并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本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有:  1.通过筛分、直剪、击实试验测得风积沙试样的基本力学参数,通过动三轴试验获得试样动力特性参数,基于等效动黏弹性本构模型,确定模型材料并验证了其合理性;  2.根据振动台特性参数和试验目的,设计并制作了符合试验要求的模型箱,验证了模型箱模拟边界条件的合理性,对比分析模型箱与模型土体自振频率的差异,排除了模型箱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3.设计并制作模型,选择传感器种类、型号及布设方式,选择EL-Centre波、兰州波和正弦波为试验用波,制定加载制度,明确试验流程;  4.根据试验结果完成路堤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加速度、位移的动态响应,分析地震波类型、加速度峰值、模型坡率等因素对路堤稳定性影响。以加速度为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路堤上各点加速度峰值随着输入地震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增大,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竖直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加速度放大效应在高程上明显大于水平方向,其中路肩处的放大效应最为明显;  5.根据试验现象结合试验数据,对模型路堤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路堤在EL-Centre波和兰州波作用下主要表现为浅层土体松动,内部土体滑移,边坡坡面和路基顶部产生裂缝,裂缝逐渐向路基内部发育,形成潜在的圆弧型滑动面;在正弦波作用下,模型二和模型三均在边坡坡脚位置开始发生破坏,并逐渐向上延伸,最终原始路堤结构形态完全被破坏。
其他文献
水泥厂烧成窑尾工程为新型干法生产水泥厂的核心工程,窑尾塔架高度大,平面尺寸较小,受工艺设备条件限制,结构布置复杂。目前窑尾塔架设计存在诸多难题,我国尚没有专门的设计规范或
古往今来,“水”与城市密不可分,“水”是城市文明发展之源。滨水,意为滨江、滨河、滨湖或滨海。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滨水地段既是陆地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滨水
挤扩支盘混凝土灌注桩是近年来工程界有较强生命力的新桩型,该桩型是采用仿生学的方法在原有等截面混凝土灌注桩的基础上研发成功的,其显著的特点是承载能力高,具有良好的社会和
地基承载力是确定基础平面尺寸和埋置深度的重要依据。目前,工程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多采用有限元法。然而有限元法求解地基极限承载力通常是在内摩擦角φ<35°的情况下。所
本文以滇西南地区“大理~保山”和“保山~龙陵”高速公路为依托,针对高边坡抗震稳定性问题展开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沿线边坡的调查,对滇西红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和边坡的抗震稳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兴起,相应的环境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地铁隧道施工阶段及施工后期诱发的地表沉降是造成各种建、构筑物产生外观及功能上损害的主要原因,每年由此而造
在我国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和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桥中,焊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已经被广泛应用。焊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在日常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待研究的问题。然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大建筑物不断涌现,组合结构应运而生。型钢混凝土以其优越的性能在结构设计中被广泛采用,国内外的学者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研究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侧向失稳和局部失稳是影响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规范对组合梁的稳定计算主要沿用钢结构梁的设计方法,与组合梁实际失稳情况不符。为此,本文将对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