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收入分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它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对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和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收入分配理论与社会学的成果,系统研究了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成因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收入分配分为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他们是紧密联系的,一般说,功能收入分配差别越大,规模收入分配差别也越大,反之则反是。本论文所研究的收入分配主要针对规模性收入分配而言。收入分配作为一个焦点问题,在经济史上广为讨论,形成了诸多流派。本文介绍了古典、新古典、马克思、凯恩斯、后凯恩斯与福利经济学六种重要流派,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其它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其它收入分配理论是对古典理论的发展。新古典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尤其是它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以及对市场经济中分配规律的描述,对我国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借鉴意义。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诞生于资本主义的大危机,对缓解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起到了相当的实践成效,对经济学以后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从特有的角度继承发展了古典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必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也就必然是不公平的。新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的格局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把其吸收进本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中,相应也出现了“福利国家”、“福利社会”等新型社2会架构。随后论述了本文所采用测定收入差距的两种基本方法:份额比例测度法(五等分法或十等分法)、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第二部分采用一套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本文所言的改革以前,是指 1956 年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以后至 1978 年提出改革以前 20 多年的时间。接下来分析了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总体状况。研究者对收入差距的描述基本上都采用基尼系数。因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的差异,不同学者的计算结果也不相同,但研究结果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我国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城乡居民之间、城乡居民内部、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不同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对收入差距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由这些差距构成的总体居民收入差距也将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总体而言,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呈长期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垄断性行业和新兴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增长快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一些行业职工的工资收入长期居高不下,另一些行业职工的工资则长期居低不上。从收入差距的构成上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从 1995 年的 36%提高到 2002 年的 43%,它意味着在 2002 年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 2/5 以上来自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这进一步表明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着力改变城乡差异,对改善总的收入差距具有重大影响。第三部分为国际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更好的理解目前我国收入差距现状,有必要对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在这里选取两种类型的国家。一类为经济转轨国家。由于中国还处在转轨时期,因此和其他经济转轨国家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可参照性。本文所讨论的经济转轨国家是指那些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欧亚原公有制计划经济国家。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使得这些国家的收入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3分析经济转轨国家的情况我们发现,经济转轨国家在放松和取消经济管制以后,居民收入差距普遍地迅速地扩大,说明其传统的计划经济人为地限制了经济中本应存在的收入差距。经济转轨国家在经济转轨以前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稳定和低水平是政府管制的结果。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基于劳动能力与贡献等的差异而应该有的收入差距得以展现,90 年代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恢复性”,允许这种收入差距的存在将会给经济发展提供正的激励。同时,在放松、取消经济管制制度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在各种经济转轨国家都出现了寻租、腐败等问题,少数人在转型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收入或财产。在经济转轨国家,由于所进行的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制度的缺位(旧制度要摒弃,新制度又未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各国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都存在广泛的缺位,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由此大量出现,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迅
其他文献
利用考古资料,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前、后期储粮产生的历史背景,各自的特征,储粮的用途,储粮的形式,以及两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研究。
陈思和的“民间”理论一经提出就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理论研究者和文学批评家们纷纷对其做出整理、归纳、阐释。“民间”,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话语和文学史研究视角,开辟
针对臭氧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探讨臭氧水在肉制品加工处理中的应用前景。以鸭肉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不同时间,考察臭氧水对鸭肉中微生物和油脂的影响。
受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着单靠传统教学模式和思路无法解决的问题。力求引入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利用网络平台,创设自主学
目的:观察中药温熨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以伤湿祛痛膏外贴治疗;治疗组38例,以中药(基本方:秦艽、细辛、防风、川乌、乳香、没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应用型文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就业前景。本文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选取
目的:观察外用骨康酊涂擦治疗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膝关节病患者采用外用骨康酊涂擦治疗。结果:经1周~4周治疗,临床治愈86例,好转39例,未愈3例。结论:外用骨康酊涂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在此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阻抗课程改革的情况,本文从文化因素、教育自身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教师形成
目的:由患者评估其在住院期间所接受护理的质量水平及满意度,再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48 h以上的患者360例,通过"护理服务质量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利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许多高中生在经过了高中三年的学习之后,英语阅读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学生之间的差异明显加大。 这个问题已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