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父母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现状,并进一步深入探讨PTG影响因素,旨在关注、引导孤独症儿童父母应对不良疾病事件的积极体验,促进临床护士以全新的视角帮助患儿父母达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为开展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天津市宜童心理行为研究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孤独症儿童父母9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统计包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孤独症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99例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2例,有效回收率为92.92%。其中,孤独症儿童父亲23例,母亲69例,平均年龄为(33.56±4.57)岁;孤独症儿童男69例,女23例,年龄24~76月,平均年龄为(51.89±12.89)月;轻、中度孤独症儿童64例,重度28例;被诊断时间平均为(18.29±12.45)月。2.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1.52±17.09)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精神变化(4.21±1.50)分、欣赏生活(4.18±1.18)分、与他人关系(2.84±0.85)分、个人力量(2.53±0.80)分、新的可能性(2.10±0.88)分。3.本次调查孤独症儿童父母社会支持平均分为(38.55±5.90)分,低于国内正常儿童父母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孤独症儿童父母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平均分为(1.80±0.43)分,消极应对平均分为(1.01±0.53)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消极应对低于国内消极应对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本次调查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弹性平均分为(64.61±14.92)分,显著低于国内正常儿童父母家长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创伤后成长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父母性别、心理弹性、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是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54.4%的变异量(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父母普遍存在创伤后成长现象,该人群创伤后成长总分略低于国外同类研究,处于中等水平;患儿父母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水平均低于国内正常儿童父母;在面对子女被诊断为孤独症时,大部分患儿父母会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父母性别、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弹性是影响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父母的心理疏导,指导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加强其心理弹性水平,以促进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改善其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