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正的外部效益和部分公共物品的性质。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不仅存在着市场风险,还存在着自然风险。而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农产品谈判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最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就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导向尤为重要,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因此,深入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政策的缺失与施政不利带来的影响,科学地评价影响政策效果发挥的关键因素,为今后准确地把握政策,合理地选择政策与正确地实施政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府政策支持的效果进行了纵向梳理,以定性方式透视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的重要作用;运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主管部门、70家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以及140户棉农的走访调研,遴选与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四个要素:发展规模、管理机制、社会贡献率及创新能力,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对比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地分析评价政府政策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效果;从农户的视角,分析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效果;并通过深入探究合作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缺失与施政不利等问题,挖掘出影响政策效果发挥的关键因素。进而得出以下结论:结论1: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它相关政策的的颁布实施,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合作社的认识日益深入,正式登记的合作社数量增长迅速,合作社类型日益多样,服务农户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方面。结论2: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项政策作用效果不同。其中,萌发阶段,登记保护、示范章程引导和教育培训的政策作用显著;快速成长阶段,财政资金、专项补贴及合作示范社条例的政策影响较大;成熟和转型阶段,税收优惠、用电用地政策和人才支持的政策作用更为突出。结论3:不同行政管理层的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同。其中,中央政策的出台统领合作社发展的全局,指引合作社发展的前进方向,同时对地方政策的实施起到指引方向和规范的作用;省、市等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及配套措施,是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和具体实施,是更贴近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此,从政府和合作社及农民的角度提出个人的具体建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