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过程及其药剂防治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idem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黑龙江省高粱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高粱炭疽病近年来成为制约高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高粱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高粱多为感病品种,喷施化学药剂仍然是防治高粱炭疽病最为有效的途径。本研究旨在明确高粱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过程,并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炭疽病较好的杀菌剂单剂或复配药剂,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病害流行、病原与寄主互作机理及病害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高粱炭疽病病菌营养体生长条件。结果表明,病菌生长适宜培养基为高粱叶煎汁培养基。该病菌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为28℃,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4℃,10 min。适宜p H为8~10,最适p H为9。适宜碳源为麦芽糖,适宜氮源为酵母粉和蛋白胨。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2.从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条件等方面研究高粱炭疽病菌产孢条件。结果表明,病菌在供试的10种天然培养基中产孢量较少。在燕麦液体培养基(p H 8)中,25℃、全黑暗、13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0 d,病菌的产孢量为1.20×10~7个/m L。降低PD液体培养基葡萄糖含量可促进病菌产孢,葡萄糖浓度为0.2%时,产孢量为7.6×10~6个/m L。病菌在燕麦培养基中30℃全黑暗培养5 d,刮除菌丝后30℃全光照培养5 d,产孢量较高,为1.36×10~8个/m L。3.采用琼胶表面萌发法和载玻片水滴萌发法研究分生孢子萌发条件。结果表明,高粱炭疽菌分生孢子单点或多点萌发。适宜萌发温度为25℃~30℃,最适萌发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43℃,10 min。最适p H为10。连续光照有利于孢子萌发,紫外光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低浓度葡糖糖溶液或蛋白胨溶液能够促进病菌孢子在水滴中的萌发。4.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高粱炭疽菌在高感高粱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高粱炭疽菌分生孢子在接种后4 h~6 h萌发,6 h~12 h形成附着胞,从细胞间隙或气孔直接侵入,20 h形成侵染钉,24 h形成侵染囊泡和侵染菌丝。36 h~120 h观察到菌丝在细胞内和细胞间隙生长,72 h植株叶片出现零星病斑,96 h~168 h观察到分生孢子盘、刚毛和分生孢子,接种192 h形成典型的炭疽病病斑。5.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高粱炭疽菌对23种不同杀菌剂及6种复配组合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EC对病菌毒力较强,对菌丝的EC50为0.0029 mg/L,对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为0.0039 mg/L。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当250 g/L吡唑醚菌酯EC与50%多菌灵WP的混配比例为7:3、1:9时,250 g/L吡唑醚菌酯EC与80%代森锰锌WP的混配比例为2:8时,45%咪鲜胺ME与50%多菌灵WP的混配比例为8:2、7:3、6:4、5:5、1:9时,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均表现增效作用。6.采用常规喷雾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高粱炭疽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EC、250 g/L吡唑醚菌酯EC与50%多菌灵WP复配剂(1:9)对高粱叶部炭疽病防效较高,第三次施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1.00%、81.37%,同时这两种杀菌剂可提高穗帚品质,增加籽粒产量,分别增产4.80%和11.75%,可应用于田间防治高粱炭疽病。
其他文献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C4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酶。在C4作物中主要负责CO2的初始固定,催化碳同化。此外还参与调节保卫细胞、促进根瘤菌固氮、种子萌发并在植物抗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栽培木薯是C3-C4型植物,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高光效、高淀粉积累、高产等特性。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q RT-PCR、同源克隆和木薯遗传转化等方法对木薯MePEPC基因家族展开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
学位
构建科技报告制度是我国科技发展管理改革的重要依据,需要对其内涵和作用有全面认知,了解其应用价值和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应用和推广。基于此,通过分析科技报告产生的原理、利用价值等,更好地阐述科技报告的内涵。通过集成集合、规范组织后形成的科技报告资源,研究其在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估、数据挖掘中的应用价值,从科技报告生成周期的角度,分析其对各主体带来的效益。科技项目作为配置科技资源的关键手段,由于管理比较落后
期刊
试验采用盆栽控水的方式,选取不耐旱型大豆品种绥农26和耐旱型大豆品种黑农54,设置CK(全生育期维持田间持水量的70%)、T1(V1期轻度水分胁迫15 d,维持田间持水量的60%)、T2(V1期中度水分胁迫15 d,维持田间持水量的50%)、T3(V1期重度水分胁迫15 d,维持田间持水量的40%)四个处理,对大豆生理生长、内源变化情况及产量等指标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大豆在干旱条件下的响应机理以及复
学位
稻田土壤肥力下降是制约稻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国内外学者针对提升稻田土壤质量、保障水稻持续高产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当前采用有机肥、生物肥等肥料配施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措施。因此本文通过常规施氮(120 kg/hm~2)与减氮(108kg/hm~2)配施等氮量生物肥,有机肥和炭基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探讨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论如下:1.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龙粳31的生长
学位
由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siensis Miura)引起的小豆锈病,在我国各小豆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小豆的产量和品质。探索利用外源抗病诱导剂防治小豆锈病,是实现小豆锈病绿色防控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 JA)、苯并噻二唑(BTH)、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等4种植物类激素均可显著提高小豆感病品种“宝清红”对锈病的抗性,且以AC
学位
为探究发酵玉米蛋白粉(FCGM)替代豆粕对育肥羊的营养调控作用,本试验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选取4月龄平均体重在33.81±0.45 kg的小尾寒羊×澳洲白绵羊F1代雄性杂交绵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25%组、50%组和75%组,分别利用发酵玉米蛋白替代基础饲粮中0%、25%、50%和75%的豆粕,饲养全期饲粮精粗比为7:3。试验期70 d,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
学位
种子引发技术可通过提高种子活力,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PEG对20个谷子品种进行引发,探究萌发期种子萌发性状和转录组水平的变化;苗期形态、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变化;成熟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为PEG引发谷子种子活力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EG引发谷子品种间在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EG处理在发芽势上达到极显著水平。根长与芽长显著正相关,发芽势与发芽率和
学位
由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引起的小豆锈病在黑龙江各小豆种植区普遍发生,该病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早衰提前脱落,严重威胁小豆生产。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有关小豆抗锈病基因及其抗病机理的研究报道较少,制约了小豆抗病品种培育及利用。课题组前期采用i TRAQ技术,分析了小豆抗锈病品种“QH1”接种后不同时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发现小豆中多个Dirigen
学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北方寒地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随水耕年限增加的物理性质及有机碳组分变化规律对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本文选择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3种典型稻田(草甸土、草甸黑土、潜育白浆土)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进行水稻种植的旱耕同类型土壤为对照,测定不同水耕年限下土壤耕层、犁底层和心土层的硬度、容重、三相组成、总孔隙度、饱和导水
学位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黄萎病、土壤盐碱化等,它们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AP2/ERF(APELATA 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家族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室前期克隆了一个AP2/ERF家族成员AtERF49,研究发现AtERF49基因参与植物对盐等逆境胁迫响应,但其分子机理尚不清楚。为了进一步探讨ERF49基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