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与更新,尽管显著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但带来了空前的城市问题,我国很多历史城市的风貌不断遭到蚕食和破坏,空间脉络结构瓦解,陷入不同程度的“碎片化”态势,面临物质形态与社会活力的双重衰败。具体而言,历史城区存在显著的旧城区空心化、老龄化、贫困化、基础设施老旧化、居住环境恶化、公共空间缺乏等问题;同时存在着过度旅游化、缙绅化、场所认知度降低等现象。历史城区活力是历史城市形态与其承载的社会活动同构的结果。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历史城区原有的功能类型与空间格局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须在尊重原有城市历史文脉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和城市发展需要。众多研究表明,通过对城市形态要素的有机更新可以显著影响空间活力分布。由我国近代“租借地”演进而来的青岛、大连历史城区,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历史风貌。近代历史城市保护更新提出深化历史研究新要求,由于过去对青岛、大连等城市历史城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缺乏内在生成机制的系统性分析,导致在保护更新实践中存在着保护区划不当,空间肌理特征破坏,历史城区的真实性、完整性遭到破坏等问题,进而破坏了历史城区赖以生存的活力构成要素。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模式逐渐由过去外延式的“增量发展”转向内涵式的“存量更新”。在“存量更新”背景下,合理有效地测度与分析历史城区空间活力特征,制定提升空间品质与重塑活力空间的更新规划策略,成为引导历史城市存量更新的重要议题。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推进为运用新的空间信息技术与海量高精度数据揭示、分析、解决城市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以城市空间形态活力为研究内容,选取由近代租借地城市形成的青岛、大连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研究与实证应用两个层面对青岛、大连历史城区空间形态活力的内在空间生产机制与空间活力分布特征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中,分别对城市空间活力、空间生产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租借地城市发展史脉络进行梳理与归纳,明确了城市空间活力的定义与构成要素,确定了历史城区空间活力的内在生成机制与外在表征的双重内涵。在实证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生成机制,即近代租借地殖民主义规划特征与文化内在关联。本文借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分析方法,选取青岛、大连租借地时期规划确立的典型街区与控制性节点,分别表征租借地时期的政治权、宗教权、警察权以及交通权的空间中心,对城市空间的网络中心性、视线控制性与空间隔离性进行解析。随后运用城市空间形态数据与夜间遥感灯光数据,建立城市空间活力定量研究的基础数据集,基于雅各布斯城市活力理论分别构建了城市空间活力强度指标体系与城市空间形态指标体系,分别从城区尺度、街区尺度与建筑节点尺度分析了城市空间活力的分布特征,并进行高低聚类,具体划分了四种主要的活力分布类型,针对不同分类空间活力特征,展开活力更新策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研究层面,以青岛、大连为代表的近代租借地城市历史城区空间活力生成的内在历史机制表现为“权力—空间”生产机制;人与活动是空间活力的主体,也是城市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夜间遥感灯光数据等开源数据较准确地反映了城市空间活力分布特征与聚类特征;物质空间形态作为人与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空间活力的构成与影响要素,基于雅各布斯理论的城市空间活力评价较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城市语境下面临的历史城市活力再生问题。(2)基于空间网络分析的青岛、大连历史城区权力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殖民主义规划作为威权统治的技术手段,兼具强制性与科学性特征;租借地空间形态受权力的空间网络组织方式影响,殖民者的阶级压迫、区划隔离、社会监视等权力运行机制都不同程度上构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深层结构;政治、宗教、警察以及交通节点的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圈层特征,共同形成了分配性控制与权威性控制的统一。(3)在空间活力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分析方法层面,物质空间形态对活力的构成影响主要源于建筑功能多样性、道路尺度、建筑年龄多样性、集中性、可达性与边界真空要素六个方面。其中建筑功能多样性与集中性指标对城市空间活力有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影响城市空间活力强度的首要空间特征;可达性与边界真空要素指标对城市空间活力有较小的促进作用,为影响城市空间活力规模强度的次要空间特征指标。(4)基于Arc GIS的空间活力分析结果表明,当今城市的空间活力要素不仅是特定的城市肌理或一定的经济收入水平的产物,而更是不同空间形态特征的交互组合的结果,即更多的街道活动和活力并非单一集中在以较高的人口密度和混合用途为特征的市中心。青岛、大连历史城区空间活力均遵循多中心的空间模式,不同指标组合的城市活力分布在整个区域。高活力值簇群对应了历史最悠久的老城中心区,具备了所有活力指标的源动力。在远离中心城区的边缘带,由于顺应地形规划的街道模式为城市活力创造了条件,也同样识别了中等和较高的潜在活力特征。中高活力空间受到多层级道路网络的分隔作用显著,呈现出区域差异;低活力空间聚集于城区边缘带的大型港口区、绿地以及山地等,多呈孔洞状楔入整体活力空间。本文尝试运用历史文献考辩、空间网络分析与大数据统计等方法,以人与空间的交互关系视角对城市空间活力展开探讨。基于历史规划特征构建近代租借地空间生产机制解释框架,通过空间网络分析定量剖析了空间形态的内在生成机制;基于雅各布斯理论建立了城市空间活力的量化评价指标与方法,挖掘出影响城市空间活力的不同空间要素的组合方式。本文提出在尊重德占时期青岛城市空间的结构特征,尊重历史风貌特征和历史信息的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对空间活力要素展开合理配置与活力更新。研究有助于规划者结合有利于充满活力的历史街道、城市历史环境和社区的形态特征,从而促进社区、地方空间实践和邻里关系,对历史城区保护与有机更新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