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wa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负面作用。犯罪嫌疑人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积极或消极的行为方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亦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公民信息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也越来越凸显。在日常生活中,垃圾短信、垃圾邮件、各种非法的推销电话等等令人们不堪其扰。这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因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致使受害人遭受诈骗、绑架、强奸、杀害、受骗后自杀等严重情形的案件也不断发生。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的外延随着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范围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笔者借鉴相关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以刑法作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提高犯罪嫌疑人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成本,加大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构建以刑法保障为后盾的公民个人信息多元化保护机制。本研究以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为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解读,对公民个人信息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这一部分主要论述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要特征,即公民个人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公民个人信息具有识别性和客观性;最后总结了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即所有权客体说、隐私权客体说、基本人格权客体说以及信息自决权客体说。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刑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刑法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弥补了现有保护措施的不足,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优势,运用刑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应当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进行惩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现行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不足。主要论述了现行刑法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行为方式的表述与限定不明确,对犯罪行为情节细化标准不明晰,对犯罪的刑法处罚缺乏差异性。第四部分,论述域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规定与对我国的相应启示。这一部分笔者主要考察与借鉴了域外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规定和刑事处罚力度,对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立法经验进行比较和借鉴。论述了当公民个人信息遭到侵犯后,公民有权依法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监督机制和损害赔偿机制的存在既可以事先预防,又能够事后补偿,与相关法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第五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具体措施。从公安机关的执法实践出发,提出了立法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具体改进意见,主要包括明确个人信息的范围,明确情节严重的具体标准,完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衔接制度。
其他文献
房产产权产籍档案既保障房产局、产权市场处内部审核确权提供依据外,也为城市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创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原始依据,发挥着房产档案"来自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
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通信的理念,然后针对通信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营销渠道,概述了其评价指标,最后以传统的电信业营销渠道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新的适应绿色通信理念
通过对现有物流信息化平台、国际集装箱拼箱市场和拼箱供应链现状的研究,构建了国际集装箱出口拼箱平台,逐步解决货代之间信息串联、实际拼箱情况与理论设计不符等问题,实现
<正> 目前,电子设备的集成电路化在广范围内取得了发展,而技术上此较困难的集成化发展较迟的大输出功率电路已成了研究的焦点。随着集成电路的大输出功率化,如何把集成电路内
设备可通过STM32实现果蔬自动清洗任务,使用者只需将果蔬放入果篮并装入果品清洗舱设置相关参数即可实现清洗过程的自动化。设定好工作模式后,自动进行任务处理。包括自动加
IASB和FASB发布的《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征求意见稿)》经过多番修改确立了资产负债观下的以合同为基础、以交易价格为计量属性的收入确认原则,这开拓了收入确认准则
<正>从长远来看,全面实施营改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符合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营改增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是今年最具影响力的大事件之一。囿于相关税收政策枯燥、规定繁琐、条文冗
目的 探讨ICU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9月间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
通过对定价理论和定价实践的简单介绍和分析研究,介绍几种定价策略,并根据定价决策理论,探讨工程装备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
苏珊·朗格是二十世纪的美学家,也是哲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女性哲学家。她师从卡西尔,在卡西尔符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艺术符号可以表现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形式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