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载体填料强化炼化废水A/O-MBR工艺脱氮除碳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日趋严格的法律和法规对炼化企业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废水的排放标准也日趋严格,《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已经实施,同时陕西省出台了更严格的地方标准《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 224-2018),要求外排污水COD≤50 mg/L,NH4+-N≤1 mg/L,TN≤15 mg/L。新标准的实施,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增加和浓度限值的升级,对陕西省炼化企业污水达标外排尤其是TN的稳定达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论文针对陕西省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A/O-MBR工艺抗冲击性能差和TN超标的问题。首先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了工艺改进策略。在此基础上,构建A/O-MBR中试系统通过调控填料投加比、回流比和HRT等参数,优化工艺运行条件,使得系统出水稳定达标。最后以ASMs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本工艺的Ind.ASM-Petrochem模型,借助Simulink软件将该模型用仿真语言表达,建立模拟器,结合模型参数值对最优工况下污染物去除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该炼厂污水厂COD和NH4+-N达标率较高,但是会出现偶尔超标现象,TN出水一直在15 mg/L以上无法达标,需要提高系统抗冲击能力和强化TN的去除。(2)建立了A/O-MBR中试系统,在中试装置好氧池O1池投加20%(聚氨酯与MBBR填料1.4∶1)的生物载体填料,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抗水质冲击能力,在进水COD≥400 mg/L,NH4+-N≥30 mg/L时,仍可以保证出水中这两种污染物达标;但出水TN≥15mg/L,通过烧杯实验对该工艺的反硝化速率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TN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反硝化容积不足。(3)针对反硝化容积不足的问题,对缺氧池进行扩容改造,将原有好氧池O1池改造为缺氧池A2池,在HRT=24 h,总回流比300%(200%硝态液回流与100%活性污泥回流)回流至缺氧池A1池,O1池填料投加比20%条件下,出水COD≤50mg/L,NH4+-N≤1 mg/L,TN≤15mg/L,稳定低于DB/61 224-2018标准。(4)Ind.ASM-Petrochem模型能够有效地对最优工况下的实际污染物去除特性进行仿真模拟。但需要对炼化废水模型组分参数进行测定进一步完善该模型。
其他文献
当前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光催化技术因不仅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清洁的可持续能源,并且还可以在阳光照射下分解有机污染物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上述应用要求光催化剂具有吸收范围宽、长期稳定性好、电荷分离效率高、氧化还原能力强等特点。不幸的是,单组分光催化剂往往很难同时满足所有这些要求。构建人工多相Z-scheme光催化体系模拟自然光合作用过程,克服了单组分光催
纳滤(NF)膜技术常应用于污水及回用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截留,对保障水资源利用和回用水中微量有机物安全具有重大应用意义。界面聚合法简单易操作,是复合NF膜常用的制备方法,但界面聚合调控过程对膜性能及微量有机物截留特性的影响还不明晰。本实验在聚哌嗪酰胺NF膜的制备基础上,对其界面聚合过程进行调控,探究其对NF膜性能和三种微量有机物(卡马西平、磺胺嘧啶和心得安)截留性能的影响。(1)在界面聚合水相中加入不
CO2的大量排放是温室效应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吸附和转化CO2对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催化CO2与端炔羧化合成炔酸,以及催化CO2,端炔与氯代物羧化偶联合成羧酸酯是CO2催化转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构建了以一种三嗪环交联骨架材料(Covalent Triazine Framework)为载体,通过担载一定比例的纳米银颗粒(Ag NPs),合成了多相催化剂Ag NPs/C
在石油石化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油泥,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乳化严重,其脱水干化处理是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已成为石油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难题。本论文针对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91污水站经过离心脱水后的含油浮渣,以同步实现油泥脱水减量和回收矿物油为目标,探索设计了水热调质脱稳、闪蒸与机械脱水等联用处理工艺,确定了水热处理最佳工况参数为:170℃,反应30 min,搅拌速度1
柴油机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有扭矩大、经济性能好等优点。但柴油机炭烟与颗粒(PM)排放比较严重,是空气中PM 2.5的主要成分之一,消除或减少柴油机尾气颗粒物是目前研究的关键。炭烟颗粒物催化燃烧反应是典型的固(炭烟颗粒物)-固(催化剂)-气(O2)多相催化反应,而炭烟颗粒与催化剂的接触是催化剂具有优异性能的关键。三维有序大孔(3DOM)材料由于其有序的孔道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剂与炭烟颗
含油污泥因来源广、成分复杂、对环境危害大以及难以资源化等特点,使其成为石油石化企业难处理难题之一。直接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法处理含油污泥均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而电化学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因其氧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某炼厂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预处理实验研究达到回收油相并降低样品含油量的目的,接着利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对炼厂含油污泥开展更进一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的毒性较大的气体,产生于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及其加工运输环节,如果将这种气体不经过处理,然后排放到环境中,会对人类造成威胁。间接电解法处理硫化氢,能同时回收硫磺和氢气,但该体系酸性较强,工业应用设备选材受限。为克服间接电解法缺点,本文采用碱性络合铁吸收液同时制备SPE电极,并考察了硫化氢间接电解过程中吸收液电解再生过程中SPE电极与非SPE电极对电解反应的影响。SPE电极(固
随着纺织工业技术的发展,废旧纺织品数量急剧增长,已远远大于废旧塑料储量成为我国中心城市的主要固废污染源之一。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在环境保护及节约资源等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涤棉作为废旧纺织品的主体,高效分离其中的涤、棉组份,且任一组份经分离后均可回收并实现高值化利用,是推进混纺纤维回收利用进程亟待攻克的难题。本文将离子液体及低共熔溶剂作为催化剂应用于涤纶纤维的化学醇解过程及涤棉分离研究
海洋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地球最大的活性碳库之一,同时也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在海洋DOM的起源、组成和循环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对其化学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受到阻碍,主要由于DOM自身的化学复杂性以及缺乏合适的大体积分离方法,通常得到的DOM样品难以满足多种表征手段需求。本文应用多种分离手段和分析方法,制备了克级海洋DOM参考样品并揭示了不同分离方法得到DOM组分的
双子基有机粘土是一种廉价高效的微污染物吸附剂,特殊相互作用在吸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新型功能性双子基有机粘土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合成了系列不同链长含酰胺键和苯环的双子表面活性剂(PAC12/14/16)和联吡啶基双子表面活性剂(DHBP),并改性制备了系列有机蛭石(PAC12/14/16-Vt)和有机二氧化硅纳米片层(DHBP-Si NSs),采用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