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病的急性脊髓患者短期随访和AQP4抗体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脊髓炎(AM)是一种病因异质性的脊髓炎症性损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脊髓病变部位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M的预后和病因无关,并且具有不可预测性和高度变异性。本研究探讨了首次发作的急性脊髓炎患者的AQP4抗体检测结果,并比较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急性脊髓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08.1~2010.12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出院时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脱髓鞘性疾病如急性脊髓炎(AM)、脊髓脱髓鞘疾病、NMO、复发性脊髓炎、临床孤立综合征、MS的患者。从中选取首次发病为AM的患者,根据首次发病急性脊髓炎根据症状和体征分为急性完全横断性脊髓炎(ACTM)和急性部分脊髓炎(APTM),根据MRI T2序列上脊髓病变长度连续3个或3个椎体节段以及小于3个椎体节段分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和非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nLETM),并对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分析,包括发病年龄、性别、病程、复发次数、实验室和MRI表现、病前感染情况、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及疾病最高峰时和病情稳定时EDSS评分,并按病因、AQP4抗体情况分组,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48例符合首次发作的AM入选标准,其中男性12例,女性36例,男女比例为1:3。发病年龄12~73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2.08±14.59岁。脊髓病变平均长度为4.02±2.06,最常见累及部位为C3-C4相对应脊髓节段。疾病达高峰时平均EDSS评分为4.98±2.20,其中42%重度失能,轻度和中度失能各占29%。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发现单相脊髓炎28例(58%),复发性脊髓炎15例(31%),转变为NMO4例(8%),MS1例(2%)。最后随访时平均EDSS评分为3.28±2.14,重度失能10%,中度和轻度失能分别为25%和65%,明显低于病情达高峰时平均EDSS评分(p=0.000)。不同组间临床、实验室检查和MRI比较显示部分性脊髓炎更容易复发,LETM患者疾病达高峰时和随访时EDSS评分明显高于nLETM患者;ACTM更多见于长脊髓节段,疾病达高峰时和随访时EDSS评分也明显高于APTM。NMO患者血AQP4抗体阳性率最高,为48%,其次为RAM为40%。AQP4抗体阳性AM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和最后随访时EDSS评分明显高于抗体阴性者。AQP4抗体阳性RAM患者发病年龄、年复发率和最后EDSS评分明显高于抗体阴性者。AQP4抗体阳性LETM患者发病年龄和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患者。ACTM和APTM患者AQP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比较结果类似与LETM。AQP4抗体阳性和阴性NMO患者两者年复发率、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最后病残程度无区别。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48例首次发病AM短期随访和AQP4抗体测定,表明我国北方AM患者40%在40个月内发生复发事件,主要为复发性脊髓炎或NMO,转化为MS少见。仅仅14%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增多,2/3患者预后良好。对AM进行APTM/ACTM和LETM/nLETM临床分型有一定预后价值。AM患者测定AQP4抗体虽不能预测复发,但能预测预后,而复发性脊髓炎患者测定AQP4抗体对复发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对新媒体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从主次矛盾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印度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管理体制落后,次要矛盾是办学质量低下、不公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不断的呢增加.电力行业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供电能力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电力安全问题是其
幼儿数学教学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而言,趣味性的教学体系能够很好的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于外界事物充满着好奇的心理,
现今道路的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速着,而因为基层沥青路面的半刚性情况,越来越容易出现反射裂缝,路面越来越容易受损且受损情况不轻.为了切实减少甚至有效避免以上情况发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