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在此背景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关键焦点。中国发展实践表明,区域创新高地既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然而,目前区域创新高地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发展实践,理论上仍缺少清晰阐释。进入新时期,区域创新高地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因此,研究区域创新高地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背景与事实—理论与模型—方法与实证—结论与实践”的总体思路,系统研究了如下内容:首先,对区域创新高地、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总体上厘清了内涵特征与发展脉络,客观描述了区域创新高地对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效与问题。其次,综合现有理论机制研究成果的优劣势,改进传统核心—边缘模型,建立区域创新高地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演绎推理与数值模拟,更为科学严谨的剖析区域创新高地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形成区域创新高地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框架解释。最后,结合各自实证契合性,本文选取国家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三种中国区域创新高地的典型代表,基于空间经济学模型逻辑演绎得出的主要结论,立足具体实例特点提出对应的研究假说。收集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分别对经济增长、创新提升、环境改善效应进行实证评估,对市场与政府两大影响渠道进行机制检验,并对地区异质性影响、政策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综合验证。通过上述步骤的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区域创新高地是在政府力量推动下,形成制度红利与政策优势区域,从而吸引各类创新资源在空间上集聚,推动知识信息流动与科技创新研发,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更迭演进形成创新集聚增长极,最终成为辐射引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空间例证。区域创新高地有明确的分类,针对城市空间尺度的影响,本文重点关注国家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就是通过在城市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增长、创新提升、环境改善、产业升级、开放协同发展等方面综合目标,将发展成果惠民,最终实现城市区域内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过程。考虑到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侧重点,本文认为经济增长、创新提升与环境改善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分别代表了量的积累、动力转化与效率提升、约束条件。第二,空间经济学模型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高地的设立,整体上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创新提升与环境改善,即推动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其结果不损害总体福利水平。(2)经济发展的提升效应来自于各类政策的综合影响,不同政策冲击存在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在本模型中,税收优惠与环境规制政策存在对冲影响,创新成本优惠与环境规制政策则相互促进。(3)政策促进效果同时受到地区初始禀赋的影响,初始禀赋条件更好的发达地区产生的效应更佳。此外,当政策激励与初始禀赋水平不匹配时,则不利于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4)区域创新高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机制在于,区域创新高地在政府先导信号与市场内部驱动的共同影响下,发挥吸引力与排斥力作用,调整或改变了地区的各类要素价格与产业供需,形成了区域创新高地为核心、其余地区为边缘的核心—边缘发展模式。在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作用下,最终实现生产资源、创新资源、绿色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第三,经济增长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区域创新高地的一类典型代表,国家高新区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实践例证。实证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促进了城市长期的经济增长,且经济增长效应具有先发优势特征。集中表现为2000年前直接成立的国家高新区所带来的增长效应,持续显著高于2000年后从省级高新区升级成立的国家高新区。时空演进分析表明,增长效应随时间推移呈现弱化趋势,并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效应递减”规律。从驱动机制看,由于政府设立国家高新区的数量逐渐增加,数量竞争所产生后期较大的负向挤出效应,是先发优势特征和增长效应时空表现的主要形成原因。第四,创新提升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区域创新高地的一类典型代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借助知识产权保护进而激发城市创新的空间实践例证。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创新能力。进一步的中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主要通过知识扩散溢出、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深化三个市场化途径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但政府创新政策激励机制仅有助于创新数量的增加,暂未达到质量提升目标。此外,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加强化了助推创新的效果。第五,环境改善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作为区域创新高地的一类典型代表,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治理环境污染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空间实践例证。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能显著降低以PM2.5、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为代表的污染物排放,从而改善城市环境水平。与此同时,中介效应机制的探讨表明,创新能力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两个市场化途径是其中主要的影响渠道,但政府环境干预机制暂未达到理想的环境改善效果。拓展分析表明,由于市场化驱动为主导,故异质性效果显示对发达地区的环境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同时,政策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已在流域治理中表现出良好效果,但空气治理中区域联动仍需加强。因此,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本文空间经济学模型提出的相关机制理论。汇总表明,区域创新高地能在政府先导信号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共同作用下,有效提升了所在城市以经济增长、创新提升、环境改善为表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政府政策激励能否匹配资源禀赋条件,是产生异质性地区效应的关键原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针对区域创新高地存在问题,结合区域创新高地未来承担的使命责任,本文从打造一流化创新高地、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绿色化生态系统、塑造网络化空间格局、形成智慧化治理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