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组织团队中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后效——基于地位竞争视角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经济背景下,拥有灵活性、低成本等优势的外部化用工模式打破了传统雇佣关系的局限性,外部化用工的范围也逐渐从非核心业务拓展至研发、设计、创新等核心业务领域。企业通过与具有专业能力的公司,及其知识型员工构建三角雇佣关系,构建跨组织团队来完成项目任务,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一过程中,激发知识型外派员工的创新绩效是推动项目完成和跨界创新的关键。然而,外派员工转移至客户组织公司后,一方面需要经历并适应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还由于外部性和临时性的身份特征,被甲方组织视为“外部人”而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受到团队差异化的对待。这些都导致相对剥夺感成为外派员工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对项目创新性目标的实现和员工福祉都存在消极影响。本研究认为跨组织团队中的差序氛围是引发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因素:由于雇佣身份的差异,围绕着与资源掌握者的亲疏程度,双方组织员工会处于团队中的不同人际关系圈层,离核心圈较远的外派员工受到团队差异化的对待,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当前关于三角雇佣的研究聚焦于低技能、独立工作的外部化用工,或是关注混合雇佣策略对正式员工的影响,缺乏对知识型外派员工的关注。此外,相对剥夺感的研究也大多在社会学、心理学领域,或是传统组织情境中展开。而对于跨组织团队这一场景中,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及影响过程仍然缺乏探讨。基于当前的现实背景与研究现状,本研究以知识型外派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究跨组织团队中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后效,并尝试为外派员工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具体而言,本研究重点关注三个研究问题:(1)跨组织团队情境中外派员工的相对剥夺感是如何产生的?(2)相对剥夺感如何影响外派员工的创新绩效?(3)采用怎样的干预策略能缓解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和影响?本研究拟通过三项子研究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子研究一通过探索性案例分析,构建“差序氛围——相对剥夺感——创新绩效”的研究主线,基于地位竞争动机视角,从双方组织员工互动的过程揭开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基于案例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命题,构建本研究的整体框架。其次,子研究二从客户组织员工的地位防御动机出发,探讨了差序氛围对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的影响,道德氛围和职场排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团队反思的调节作用。通过收集59个团队中320名外派员工及领导的配对数据,对子研究二的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子研究三从外派员工的地位促进动机出发,探讨了地位冲突在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和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并结合三角雇佣情境中的复杂交换关系,探讨了双重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通过在52个团队中收集283份外派员工及领导的匹配数据,对子研究三的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在相对剥夺感的产生阶段,跨组织团队中的差序氛围是导致外派员工产生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因素,差序氛围会激发处于高位的客户组织员工的地位防御动机,并通过削弱道德氛围引发客户组织员工的职场排斥,最终导致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道德氛围和职场排斥在差序氛围和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的关系中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2)在相对剥夺感的影响阶段,本研究证实了跨组织团队中,相对剥夺感对外派员工创新绩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发现相对剥夺感会引起处于低位的外派员工的地位促进动机,进而激发外派员工与客户组织员工之间的地位冲突,削弱外派员工的创新绩效,研究结果证实了地位冲突在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3)在相对剥夺感的产生阶段,团队反思能够削弱差序氛围对道德氛围的消极影响,且能够削弱差序氛围通过道德氛围、职场排斥的链式中介对相对剥夺感的间接积极作用。在相对剥夺感的影响阶段,客户组织支持削弱了相对剥夺感引发的地位冲突,而原组织支持则增强了相对剥夺感引发的地位冲突。当客户组织支持水平高,原组织支持水平低时,相对剥夺感对地位冲突的积极效应最低,对创新绩效的间接消极效应也最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聚焦于跨组织团队这一研究情境,关注三角雇佣关系下知识型外派员工管理的新问题,加深并细化了对混合雇佣情境的理解。(2)将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拓展至三角雇佣情境中,为理解跨组织团队中外派员工的工作环境、心理状态和创新工作表现提供了整合的研究框架。(3)从地位竞争这一互动视角出发,探讨了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产生过程及影响后效中的具体机制;增加了对相对剥夺感情境性前因变量的探讨;拓展了职场地位“负面效应”的研究。(4)分别探讨了外派员工相对剥夺感产生及影响过程中的边界条件;基于组织间协同的视角拓展了对跨组织合作情境中人力资源实践的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拉开了物质拓扑相的研究序幕。在过去40年,对于拓扑相的探索不仅存在于电子系统中,也存在于各种人工周期性结构中。人工周期性结构系统能够模拟具有相同时空对称性的电子系统的各项性质,是探索物质拓扑性质的良好平台。迄今,拓扑绝缘体可分为一阶拓扑绝缘体与高阶拓扑绝缘体,其拓扑态均已在实验上得到了证实。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二维Kagome系统中的拓扑绝缘体,包括声子晶体中的混合阶拓扑绝缘体、以及
学位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作为一种能够将清洁能源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新型装置,凭借其低廉价格、重量轻、卷对卷、印刷制造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单结O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hotovoltaic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已超过19%。尽管各种新兴有机光敏材料的探索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依然有一些关键的瓶颈需要解决。在活性层方面,有机材料的电荷输运性差、激子
学位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是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也是临床重要的病原菌,其产生的肠毒素、溶血毒素等给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加强对致病葡萄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相关ST型的早期筛查及防控至关重要。分子诊断技术因检测成本低、效率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源性病原菌检测。然而分子靶标的特异性及数量是限制分子诊断技术的最大因素。因此,搭建高效的分子靶标挖掘平台并建立相应
学位
超快激光的多模光纤非线性传输过程受到模间色散、自成像效应、随机耦合等因素影响,表现出丰富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复杂的物理机制,为研究跨学科非线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实验平台。因此,实时观测多模超快激光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研究其物理机制,开展跨学科问题类比分析研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实时光学测量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涉及多维度信息实时获取、多通道信息精确同步、高时频分辨率、长记录时间等难题。
学位
对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以及相关大型储能系统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了当今电池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可充电电池的潮流引领者,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人们越来越关注锂的成本和资源可用性。钠离子电池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电化学性质,以及钠的广泛可用性和可及性,被公认为是当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如今,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储能市场需求,对储能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
学位
目前,Mn Se2、Fe3Ge Te2(FGT)和Fe5Ge Te2(F5GT)等二维范德华材料具备较高的居里温度,可用于设计各种高温自旋器件,如磁隧道结和巨磁阻等。这些自旋器件中,材料的层内/层间磁性耦合对器件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调控这两种耦合作用,对器件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我们的研究将从层内磁性耦合开始,探讨与研究各种调控手段对层内磁性耦合及其性能的影响。然后再将研究
学位
碳族纳米材料结构丰富,性能独特。通过结构优化和性能设计可以拓展碳族材料在高性能器件中的应用。原子吸附、替换掺杂带来的结构多样性,可以有效调控体系的性质,同时也让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数目庞大的候选结构使得对体系的系统研究变得困难。对于sp~3杂化的氢饱和硅锗纳米晶体(SixGeyHz),量子限域效应可以使体系的发光性质随尺寸变化,而硅锗原子的分布可以进一步影响发光性能;对于sp~2杂化的富勒烯(C
学位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工作只有在整体数据质量符合基本要求的有效数据基础上进行,才能保障如模态参数识别、损伤识别和状态评估等后续工作的准确性。因此,基于量化改进的探索性分析方法(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EDA)和相关性分析从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角度建立了桥梁健康监测静、动态数据的质量评估方法。对某大跨度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的静、动态数据进行质量评估,通过对比分
期刊
在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等),本论文聚焦供应链采购竞合结构和参与成员的动因分析,从直接采购和采购外包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如何以采购策略为手段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就直接采购而言,企业可以从海外采购原材料/产品,也可以从本土采购原材料/产品。企业在海外采购中需要承担高昂的进口关税,本土采购则将改变供应链上游结构,引入本土供应商之间的价格战并改变企业的采购成
学位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促进农户收益提升。然而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特点,难以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限制了农户收益的提升。而“企业+农户”型的农业合作模式将农户和农业企业联系起来,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为解决农产品买卖困难的问题指明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