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两种心律失常类型与血管病变支数、血浆BNP、血清钾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634例经结合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慢性缺血综合征(chronic ischemic syndrome,CIS)两组,记录各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Holter)明确24小时内所发生的的心律失常类型,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发生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类型与血管病变支数、血清钾浓度、血浆BNP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值的关系。结果:1、老年急性心肌缺血与慢性心肌缺血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类型:ACS组与CIS组心律失常类型:ACS组患者共有476例,其中,房性期前收缩:144例,房性心动过速38例,心房颤动110例,室性期前收缩138例,室性心动过速34例,心室颤动12例;CIS组患者共有158例,其中,房性期前收缩18例,房性心动过速8例,心房颤动46例,室性期前收缩62例,室性心动过速22例,心室颤动2例。2、老年ACS组心律失常类型(房性及室性)临床相关因素及相关性:(1)血清钾浓度可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类型:血钾低于正常值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占67.80%,P<0.05)。(2)冠脉多支病变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BNP升高、LVEF下降及LVDD增大时,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室性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CIS组心律失常类型(房性及室性)临床相关因素及相关性:(1)血浆BNP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增大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可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概率更高,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血钾水平的降低可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但与心律失常类型无相关性(P>0.05)。(3)当血管单支病变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结论:1、老年ACS患者中,合并低钾血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血管病变支数、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改变不会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类型。2、老年CIS患者中,血浆BNP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血管病变支数及血钾浓度的改变对心律失常类型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