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震害调查是获取工程震害资料和经验的重要手段,也是工程抗震理论和分析方法发展的重要基础。场地饱和砂土液化是导致工程建筑、地下结构(物)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震液化现象的研究是岩土地震工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前沿课题。上个世纪,新泻、阿拉斯加、阪神、集集、邢台、海城、唐山等国内外的地震中都有典型的液化震害现象,这些大地震液化现场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对我国乃至世界工程抗震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发展起到奠基和推动作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Ms8.0级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本次地震液化范围也是建国以来大地震中液化分布范围最广的一次,已经调查到以村为单位的118个液化点(带),涉及长约500公里、宽约200公里的区域。液化地理分布、宏观现象和震害特点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场地实地勘察和新数据的获取,是深入认识此次地震液化和进一步研究十分重要的基础。而地震液化由地震动、土的主观条件和环境因素决定,每次地震中除了地震动不同外,液化的土层埋藏条件和土性会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了解掌握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对汶川地震液化研究十分有益,也对全面认识液化问题很有帮助。鉴于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系统的现场调查,给出了汶川地震液化地理分布及特征,分析了主要地区液化宏观现象特点,提出了典型事例,通过典型场地勘察测试,剖析了喷出物和可能液化土类的关系。2.给出了汶川地震液化震害地理分布和主要特征,对比分析了主要液化地区震害特点,提出了典型现象和事例,较全面地掌握汶川地震液化震害分布和特点。3.提出了汶川地震现场勘察设计思路,确定了勘察点位置和分布,选取了指标和试验设备,选取其中典型液化场地,提出了宏观现象、震害现象、勘察测试、试验等一整套结果,初步提炼出了可能具有共性的问题和分析结果。4.收集整理了液化资料比较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我国唐山地震、阪神地震和台湾集集地震液化资料,归纳了这三次大地震液化调查结果和特点。5.对比分析了近来几次大地震液化场地特征,包括埋藏条件和力学性能等,分析了其差别和联系,掌握了其共性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