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ISPR/Cas13a及RPA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增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是食物感染病原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平均可达30%,在食品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物样品来源多样。单增李斯特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可在4℃缓慢生长,所形成的生物膜有利于其产生持久性污染。人类一旦感染发病后,易出现败血症、脑膜炎、流产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同时相关食品召回和环境消杀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由于食品动物在生产、屠宰、销售等环节均有受污染的可能,这为单增李斯特菌的定植、生长及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针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以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分型为主,不利于大批量的样品检测,同时也费时费力。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PCR为核心的核酸扩增技术逐渐应用广泛,可以快速进行多批量样品检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相对准确率更高,但仍然存在假阳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干扰检测的准确性。因此,食品安全实践中需要更加准确快速检测方法来克服这些不足。本课题针对动物源性食品链中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以核酸扩增技术为核心,通过建立一系列核酸检测方法,以期建立一种比现有的快速检测方法更加精确稳定的检测方法。以最佳的检测体系,对模拟食物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对实际样品生产、屠宰和销售环节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在获得食源性李斯特菌流行病学背景情况下,通过国标对比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的定量检测方法。以单增李斯特菌iap基因为检测靶标,构建重组质粒,绘制标准曲线。对q PCR的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同时进行方法灵敏度与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所绘制的标准曲线的CT值与质粒模板的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可达到4.68×10~2copies/μL。并选择加标牛奶和加标牛肉样品进行模拟分析,灵敏度分别可以达到5.34×10~1 CFU/m L和5.34×10~2CFU/g。在前增菌的情况下,对养殖、屠宰和销售等环节收集的生牛乳、粪便、生牛肉、屠宰刀具、案板、冷冻鱼肉和冷冻猪肉等实际样品的总检出率为10.23%(9/88)。该方法适用于快速批量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具有高效准确、定量分析的特点。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现场或基层单位检测限制,随后我们又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针对反应条件与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同时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分析,灵敏度可达到1.5 ng/μL,1 h内可以完成从扩增到结果观察整个过程。针对加标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检测的灵敏度虽然较q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稍低,但其检测时间较q PCR检测时间短、操作便捷,反应场所不局限在实验室中,对现场检测更具有意义。鉴于PCR方法易出现假阳性,现有方法敏感性不能满足食品安全检测需要的情况,在建立了前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吸收最新CRISPR精确基因编辑的优点,在实验中建立了基于CRISPR/Cas13a的单增李斯特菌的核酸检测方法,与RPA等温扩增和荧光探针结合。先后成功表达纯化出Cas13a蛋白,针对单增李斯特菌靶点设计并纯化出cr RNA,与靶点结合后验证了Cas13a蛋白具有检测活性。进而建立SHERLOCK-LM检测方法,在50μL体系中通过一次加样即可在5min得到可视化检测结果,方法具有快速、可定量、敏感度高等特点,灵敏度可以达到1.5×10-3 ng/μL。同时针对加标富集样品和加标未富集样品进行方法对照,SHERLOCK-LM方法在两者的检测差异较小,说明该方法也适用于未经前增菌处理的食物样品。针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q PCR一致,该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检测敏感度和稳定性,实用性强。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抑制剂THZ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细胞活力检测实验(CCK)、细胞增殖计数实验检测不同浓度CDK7抑制剂THZ1(0n M、12.5n M、25n M、50n M、100n M、200n M、400n M)对p53突变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Hs-578T、p53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DU4475、激素受体阳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对于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首先,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同时使用A280法测定其浓度。其次,随机将25只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模型组,甲强龙治疗组,外泌体治疗组,外泌体联合甲强龙治疗组,每组5只。其中假手术组切除椎板后不做特殊处置,其余四组使用击打法在T10部位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1 h,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基于105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分析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system thrombosis,PVS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探讨各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为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完成的105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
目的: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29例胰头癌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并长期随访统计远期肿瘤结果。分析胰头癌神经、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分析与胰头癌根治术后生存预后有关的临床指标。有助于胰腺癌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他诊疗措施的科学性决策,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以及生存率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更优、更及时的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
目的:通过对分别采用单、双枚融合器植入的腰椎单节段椎间融合的邻近节段的CT评估,探讨单、双枚融合器植入对邻近节段结构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3月01日到2020年10月31日,90例腰4-5或腰5-骶1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均为单节段责任病灶。采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均为致病侧开窗减压、间盘切除并融合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人兽共患病。RABV是典型的嗜神经性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导致宿主死亡。近年来,我国RABV毒株的多样性明显增加,出现了北极相关群、世界群草原型和印度次大陆群等新的进化分支,不同毒株的生物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对流行时间较长的亚洲群RABV的毒力检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较多,但是目前尚没有
研究背景:膀胱癌是第十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没有达到理想预期,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可能提供新的治疗方式。目的:研究具有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化疗、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功能的靶向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膀胱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制备兼具膀胱癌靶向性、MRI、PTT、化学治疗功能的叶酸修饰
目的:本研究利用质谱分析方法寻找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并比较筛选后的差异性代谢产物随距肿瘤不同距离的相对丰度聚类结果和变化规律,用以判断直肠癌肿瘤的安全切缘,为临床准确判断手术切缘的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25名直肠癌患者(包括:T1期患者2例、T2期患者3例、T3期患者16例、T4期患者4例)共150个组织样本(每名患
研究目的:研究克氏针张力带、半螺纹空心螺钉、全螺纹空心螺钉、半螺纹空心螺钉张力带、全螺纹空心螺钉张力带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方法:共使用30枚膝关节标本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所有的髌骨均模拟标准化的髌骨横形骨折(AO-34-C1)建立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枚标本。A组为克氏针张力带固定,B组为半螺纹空心螺钉固定,C组为全螺纹空心螺钉固定,D组为半螺纹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E组为全螺纹空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2020年9月245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肾结石患者病例,探究肾脏解剖因素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性,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及降低PCNL结石残留风险,提高结石清除率。方法:针对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2020年9月245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肾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中男性患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