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加固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0512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区梁端加固前后的性能,共进行了6个梁柱中节点模型试件的试验研究。以实际结构构件加固时的状况为依据,本次试验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试验中,未加固的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使梁纵筋屈服。屈服后的试件分别采用加大截面法和粘钢板加固,其中加大截面法加固的试件采用不同的锚固措施。加固后的试件进入第二阶段试验,即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直至破坏。试验中详细地考察了加固前后梁端荷载—位移关系、裂缝和破坏方式、钢筋或钢板的应变变化等内容。本次试验较一般加固试验更符合实际加固情况之处在于试件是在受损情况下加固,考虑了加固前试件的损坏给加固带来的影响。 在对试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后,本文对比研究了加固前后以及用不同加固方法加固的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梁端荷载—转角滞回曲线及其包络线特征、延性和耗能性能。加固后试件破坏同样发生在梁端,屈服荷载比加固前提高12.3%~17.2%,与粘钢加固相比,加大截面法加固的试件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加固后试件的延性和耗能性能比加固前有很大的改善,其中以粘钢加固的试件提高最为明显。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加固后梁端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节点的抗剪承载力、以及加大截面法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剪应力、粘钢加固法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剪应力、新加部分在节点区梁端的锚固等,理论分析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较好。同时,还研究了节点区梁端加固的影响因素,以使加固设计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区梁端加固提出了设计和施工建议,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既有建筑结构评估的研究现状。根据既有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指出现有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方法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既有建筑
  本文基于边界面和损伤力学的理论,成功地描述了混凝土在单调以及复杂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从试验中发现混凝土在很小的压力下就有塑性变形;混凝土的应力状态达到峰值前甚
在综合考察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传力特征和破坏机理的基础上,对四种典型平面框架节点建立了较为统一的拉压杆模型。由节点拉压杆模型中各杆件内力等于其承载力,推导出了各杆件
学位
腐木纤维、淤泥混合土是一类特殊混合软土,粤东沿海地区及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中均有发现,工程中不可避免,国内也未见有系统的研究。因此,对腐木纤维、淤泥混合土的基本变
本文以润扬连接线钢—砼组合箱梁桥为工程研究背景,对下列相关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和振动压路机的振源特性作了初步分析,并对振动压路机建立了两
本文在分析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度时,综合考虑了失效准则的模糊性、抗力随时间衰减及不同目标基准期最大荷载变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模糊动态可靠度的概念,
随着有限元的成熟和发展,使混凝土构件分析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日益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重视。但由于网格生成的制约,使其应用及推广受到限制。无网格方法的出现,给混凝土数值方
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是按照高延性和高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思想,针对工字形柱钢框架弱轴连接设计提出的一种新型连接构造形式,依据前期边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和有限
  本文对国内常用的多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通过简化模型进行了其动力弹塑性时程的分析研究:首先将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离散为外部钢框架结构和内部混凝土核心筒体;对于外
本文针对小西湖矮塔斜拉桥的主体工程,结合已有的桥梁施工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大型通用计算软件ANSYS的基本功能,并着重在混凝土弹性计算及徐变计算方面做了相应的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