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今世界是两种制度并存,资本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它还试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上世纪末,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但是我国顶住了国际风险,坚持自己的社会制度,并且使其焕发勃勃生机,改革开放成绩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在中国是成功的。当我们面临成绩的同时,更不要忘记居安思危,因为在现阶段,我们还有许多挑战和困难。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一些社会体制还很不完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如在自然方面有地震、旱涝灾害、突来的疾病;在社会方面有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就业问题、犯罪问题、还有外部带来的民族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以上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与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我们不能对其忽视。反之必将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进而就会阻碍到改革发展的深入和现代化的顺利进行。但是我们应该以传统“稳定”观还是以科学“稳定”观去解决以上问题,选择不同的“稳定”观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本论文对“稳定”思想的探索显得十分必要,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依据中国的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其内容包括邓小平稳定思想、江泽民稳定思想、胡锦涛稳定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本文分为导论和四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理论体系“稳定”思想概念的界定和它形成依据的探索。第二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历史进程及内容进行探索。第三章比较分析“稳定”思想在不同阶段的异同之处,结合中国各时期“稳定”思想的发展进程,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特征。第四章揭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新发展及意义,为以后能够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