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市龙泉驿区是一个典型的特大都市近郊农业区,发展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历史短、基础薄。近年来,依托成渝经济区的雄厚实力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转型、升级为以汽车产业综合功能为核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3年实现整车制造73.2万辆,分别占四川省、成都市整车产量的89.6%、90%。根据成都市及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目标,2015年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整车产能达到100万台,整车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零部件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汽车研发投入占汽车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汽车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800亿元;全省首个千亿汽车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南部汽车研发技术制造、北部汽车贸易博览娱乐、东部生产生活服务的配套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我省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夯实了基础。到2020年,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整车产量达到125万台,整车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零部件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本地配套率达到60%以上;汽车研发投入占汽车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汽车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1200亿元。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制造、汽车贸易快速发展,汽车研发和汽车娱乐成为新兴增长点,南部汽车研发技术制造、北部汽车贸易博览娱乐、东部生产生活服务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产业综合竞争力达到“西部第一”。汽车产业是成都市的支柱产业。随着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整车项目的引进,成都汽车产能迅速扩大,带动一批零部件企业落户,产业配套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15年底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成我省规模最大的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然而,随着日趋激烈的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汽车产业由制造链向服务链加速延伸已成必然趋势,汽车金融服务业将成为汽车产业链上新的增长点。面对机遇和挑战,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发展思路、战略规划、功能设计、配套政策都需要创新。本文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展了汽车产业园区由单纯的制造园区向综合功能区发展的研究。本文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生产力布局等理论,结合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实践,研究了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在研发设计制造、贸易博览娱乐、生产生活服务等三大功能区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加快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发展的策略,从交通物流、生产要素、高端服务、公共平台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