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起源于间充质细胞,主要分布在胃和小肠,但也可发生在如肠系膜、大网膜等其他部位。GIST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明了,由于大多数肿瘤表达CD117,一些学者认为GIST可能系Cajal细胞(InterstitialCells of Cajal,ICC)来源,绝大多数GIST患者中CD117呈特异性高表达(表达率>95%),可视为GIST诊断的金标准,是GIST的特征性标志物之一。CD34是一种跨膜蛋白,为原始造血组织分化抗原,约有70%~80%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D34表达为阳性,在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中也有表达CD34。偶而有CD34阳性而CD117阴性的病例,故目前多认为CD34与CD117联合检测,在CD117表达阴性时诊断价值更高,但尚无文献报道在CD117不表达时,CD34阳性具有的诊断参考价值确切方向。Ki-67是一种仅分布于核内的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和有丝分裂计数一定的对应,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反应细胞增殖程度,但是Ki-67的更精确,客观,并能更准确地反映了细胞增殖的状态,并可作为单独的反应分裂和增殖标志物。Ki-67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良恶性肿瘤及预测肿瘤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本次研究以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以及切缘正常的组织标本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D34与Ki-67在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和预后中的作用,旨在揭示它们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防、筛选、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标本40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医生复查并按照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入选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其中包括40例在胃肠道间质瘤标本上切下的经病例证实排除胃肠道间质瘤的正常胃肠道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IHC)法分别测定CD34、Ki-67在选定的40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组织标本和40例切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之中的相关表达的具体情况同正常组织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1.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总的阳性表达率约为92.5%(37/40),在切缘正常组织中无表达,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肿瘤中偶有CD117表达阴性而CD34表达阳性者(2.5%)。2.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0%(33/40),在切缘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6/40),两者之间CD34的表达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与肿瘤的发病位置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肿瘤的核分裂数、肿瘤的直径、肿瘤的危险度分级之间,统计学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3. 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0%(30/40),在切缘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仅为7.5%(3/40),两者之间CD34的表达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的核分裂数、肿瘤的直径、肿瘤的危险度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4.胃肠道间质瘤中CD34的阳性表达与Ki-67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94,P<0.05)。结论:1.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可作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金指标,CD117阴性表达时,CD34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 CD34的阳性表达与GIST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肿瘤的核分裂数、肿瘤的直径、肿瘤的危险度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CD34对于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好的诊断参考价值。3. 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肿瘤的核分裂数、肿瘤的直径、肿瘤的危险度分级有关,对鉴别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4.胃肠道间质瘤中CD34的阳性表达与Ki-67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某些协同机制,调节CD34和Ki-67的表达水平,可能为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