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上海封闭式基金最小报价单位“分改厘”之前与之后的分笔交易数据,考查了最小报价单位的减小对上海封闭式基金市场质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一,最小报价单位“分改厘”使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25支封闭基金的买卖价差和报价深度明显减小,而交易频数增加:二,最小报价单位的减小降低了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波动性;三,最小报价单位的大小会影响市场效率,“分改厘”提高了封闭式基金市场的信息效率。 本文共五章: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证券市场的最小报价单位规则;然后,论述了市场质量的四个方面: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和透明性。 第二章考查了最小报价单位的减小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这一章先定义了流动性指标,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然后对最小报价单位减小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了一个较完整的综述。最后实证分析了“分改厘”对上海封闭式基金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在第三章,本文在分析了分笔交易数据的时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分笔交易数据的价格波动模型,利用此摸型,分析了“分改厘”对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波动性的影响。 第四章讨论了最小报价单位的减小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这一章利用序列相关性检验和游程检验分析了各支基金在最小报价单位为“分”和“厘”时的短期价格行为。分析结果表明:最小报价单位为“分”时,各支基金的短期价格行为几乎都不服从随机游走,收益率序列存在很强的自相关性;而最小报价单位为“厘”时,各支基金的短期价格行为都服从随机游走。即:最小报价单位“分改厘”提高了封闭式基金市场的信息效率。 第五章小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