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6年全国第一个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全国绝大多数的市(县)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土地收购储备已经成为政府调控城市土地市场、促进城市土地优化配置和保证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由于地方性很强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运作模式各有千秋,运作效率并未高效;同时,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势必带来利益和权力的再调整,因而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已经碰到许多深层次的难题,给城市土地收购储备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并且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成熟规范的运作模式,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体系,城市土地储备经营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偏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及其实践进行冷静的思考,研究我国土地市场管理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借鉴国外先进模式,探索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市土地储备机制及其模型,促进政府规范土地市场、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本论文将经济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引入研究的全过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城市土地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以下4个方面对城市土地储备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创新研究:1.国内外土地储备理论和实践的对比研究并完善土地储备定义;2.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3.总结供求机制下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原理并阐述其缺陷性;4.构建适宜的城市土地储备与配置模型。与此同时,对城市土地储备与配置模型进行应用研究,在实践中,可根据模型运算结果,通过物元变换来指导土地储备和配置,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增强城市土地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科学能力,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思考与建议。本文研究成果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完善、规范、和谐、有序的城市土地储备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国家经济宏观调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