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水平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发展,就业则关系着国家稳定的大局。技术进步虽然并不直接作用于就业市场,但诸多经济理论表明,技术进步会通过各种途径引起就业的波动,这主要体现为就业人数变动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基础上测定出技术进步能促进就业总量的增长,在就业结构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则会逐步增加。在此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软件,从宏观的、总量的角度分析了我国1952-2004年技术进步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在就业总量方面,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对就业人数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长期内促进了我国就业总量的增长;在产业结构效应方面,技术进步促进了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但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和技术进步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投入产出分析的行业结构效应表明,在1995年到2000年间技术进步的直接就业效应导致了除采掘业和食品制造业以外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减少,但就业补偿机制促进了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总就业人数的变化则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对比。高技术行业是我国目前先进技术的代表,投入产出的分析考察了高技术行业未来就业扩张的能力。高技术行业具有很高的感应能力和很大的就业辐射力,社会需求的增加能迅速带动自身行业的发展,以至进一步带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因其大的产出乘数效应,高技术行业自身发展能迅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扩张。知识经济条件下整个世界就业市场呈现出了新的特征,我国的就业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今后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技术的跨越发展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转换,同时要注重高新农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促进技术进步与就业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