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娱乐化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娱乐化表象的背后,其通常承载和反映着某种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政治娱乐化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民歌、民谣和乐府诗等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政治娱乐化的范畴。但是,受传播技术和地域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环境下的政治娱乐化现象相对遮蔽,并呈现出“地域化”的特点。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发生在少数群体身上的私人事务和戏谑表达得以迅速公共化,政治娱乐化也因此日益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并对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中心”、“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传播主体空前扩大,并出现由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空间转向”;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权威的流变和离散使得网络环境相对“民主化”,这为民众的自由表达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回音室”效应使得志同道合的群体成员容易形成一种群体认同和群体极化。政治娱乐化现象即在这种环境下得以彰显和勃发。基于新媒体环境这一新型的政治环境,文章首先廓清了政治娱乐化的概念和内涵,以网络段子为视角,分析了政治娱乐化的对象、表现及其特征。就当下中国而言,随着世俗化精神和日常政治的兴起,加上消费主义和泛娱乐化思潮的盛行,民众在遭受公权力的傲慢和滥用时,缺乏有效的制度化参与渠道来维护和表达自己的权益,政治娱乐化作为民众“艺术化抗争”的手段之一,是民众利益诉求的变形表达,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民众的内隐情绪得以在网络空间中集中爆发,这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众安全感的缺失和社会弱势心态的泛化。作为一种公共现象的政治娱乐化对现实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从客观上来看,它既提高了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并推动了政府与民众的有效互动,但另一方面,它也冲击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损害了政府形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公信力。政治娱乐化现象是社会情绪的“减压阀”,也是判断当下中国政治生态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对于政府来说,应当重视政治娱乐化现象背后的利益诉求和民意表达,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性和回应性,着力增强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