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其中农业和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深知农业、农民、农村的重要性,为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目标一直延续至今。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之前,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各方面都进行了发掘和探索,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农村建设思想。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阐述研究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背景和意义,并对此前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方向分类和文献综述,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介绍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二是中国固有的重农思想和毛泽东自身出身农村的经历,三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得出的结论。第三,从建国初期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基本内容和采取的方法措施两个层面开展论述。在内容层面,围绕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共事业四个方向的建设进行了解读和研究;采取的方式方法上,本文认为有建立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发动群众运动、坚持城乡统筹等具体措施。最后,总结毛泽东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经验教训,在走集体化道路上,忽视家庭经营的优势,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急于实现国家工业化,对于农村、农民的利益重视不够,使得农民负担加重,再次犯了平均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对农民自身估计不足,导致农业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由此得出对于中国共产党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应该注重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并且要加紧培养新型农民,注重民生建设。建国初期,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农村建设理论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探索着一条中国式的建设道路,其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重温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研究,对于当下的新农村建设有着足够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