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胆结石病为代表的良性胆囊疾病发病率现均已超过l0%,是普通健康人群面临的常见和多发疾病,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确切术式,然而目前普遍认为胆囊切除后会导致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风险增加,而且其发病率较高,因此导致许多患者因有这样的顾虑而拒绝接受胆囊切除手术,致使相当数量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错失胆囊切除时机,导致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绞痛、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甚至病发胆源性胰腺炎,更为严重者有胆囊癌变的风险。然而仔细阅读文献,我们发现不但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自然人群的发病率没有公认的数据,而且由于当前临床研究中对于胆囊切除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所采取的判定标准多种多样,不同作者参照不同标准,更导致各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低、说服力差,因此胆囊切除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否较自然人群发病率高并不明确。故用严格的标准对胆囊切除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加以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厘清胆囊切除和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目的:查阅国内外文献同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明确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标准;调查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出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人数;探究胆囊切除是否会导致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风险增加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学习及临床实际,明确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判定标准;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友谊医院病案室调取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0日肝胆外科住院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胆囊切除和保胆手术)将病人分为胆囊切除组和保留胆囊组,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胆囊切除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之间的因果关联。对于收集的临床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统计学差异;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资料运用x2检验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统计学差异。调查胆囊切除后病人中出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人数,研究暴露因素(胆囊切除)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之间的因果关联。结果:本研究共随访到胆囊手术后病人例数269人,其中男性124人,女性145人,平均年龄54.85±14.61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3人,胆囊结石201人,胆囊息肉35人,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病为6/191;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简称PSM)匹配、均衡混杂因素后共收集68对病例,其中胆囊切除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为2/68,保留胆囊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为3/68,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病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值为 0.650,>0.05)。结论:胆囊切除并不增加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病风险,二者之间无明确因果关联。对具备手术指征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应该积极手术治疗,避免后期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