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些年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神经断端显微缝合技术的日臻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临床疗效仍不十分理想。研究发现,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索逆向运输的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是造成神经元发生凋亡的原因之一,提供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则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存活。为了提高受损神经元的存活率,部分学者利用神经轴突的逆向轴浆运输原理,通过动物实验在给药途径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神经断端给药和靶肌肉注射给药等。实验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经蛛网膜下腔置管应用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提高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SD大鼠共48只,雄性,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坐骨神经切断再吻合后给予GDNF)和对照组(切断再吻合后给予生理盐水)各24只。采用切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致相应运动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腹腔麻醉,取左股后正中切口,暴露坐骨神经,切断股方肌下缘约1cm处神经干,再用9-0的无创线行神经外膜缝合,在SD鼠荐结节连线与棘突连线交点约第五、六腰椎椎间隙做蛛网膜下腔置管,用微量进样器通过留置管注入外源性GDNF6μl(10μg/ml),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6μl,连注十日。于2、4、8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并取材,对L4~6节段脊髓标本冰冻切片,行HE染色,尼氏体染色、胆碱酯酶染色。结果:术后1周,即可观察到手术侧脊髓前角广泛水肿,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淡。NS组偶可发现凋亡细胞,GDNF组伤后病理改变与NS组相似,但神经元肿胀程度和数量减少程度均较NS组轻。尼氏体染色发现NS组1周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下降35%左右,第二周下降40%左右,胆碱酯酶阳性颗粒面积减少40%左右,并维持在这一水平。GDNF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胆碱酯酶阳性颗粒面积均比NS组有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入外源性GDNF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