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化与水资源之间的互动耦合效应,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南京都市圈城市化与水资源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对南京都市圈城市化与水资源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发展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同时,运用动态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研究南京都市圈城市化质量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耦合关系。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南京都市圈城市化进程与水资源各分量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上来看,南京都市圈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城市化质量指数由0.0573上升到0.9291,水资源综合指数由0.3781上升到0.938。从空间分布上看,城市化水平呈现出由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趋势,城市化速度则表现出明显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城市化质量在四个时间点上(2003年、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均显示出由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的空间分布特点;水资源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变化上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2003年,南京市、扬州市和淮安市属于优质,型,芜湖市属于良好型,滁州市属于一般型,镇江市、马鞍山市和宣城市属于劣质型;2015年,南京市属于优质型,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和宣城市属于良好型,滁州市和芜湖市属于一般型,马鞍山市属于劣质型。2.从时间变化上来看,随着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不断发展,水资源综合指数亦逐渐上升;城市化质量与水资源系统的动态耦合度由16.7938上升到77.6433,表现为由初级协调发展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高速发展阶段。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南京都市圈城市化质量与水资源系统协调耦合程度空间变化显著,2003年,南京市耦合协调度最高,达到0.8259,扬州市耦合协调度较高,达到0.7109,镇江市、芜湖市耦合协调度中等,分别为0.6671和0.6817,马鞍山市、滁州市和宣城市耦合协调度较低,分别为0.5895、0.5361和0.5315,淮安市耦合协调度最低,仅为0.3606;2015年,南京市耦合协调度为0.8348,属于极度协调型,镇江市耦合协调度上升到0.7521,属于中级协调型,扬州市、淮安市和芜湖市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6972、0.6448和0.6222,属于初级协调型,滁州市和宣城市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5542和0.5669,属于勉强协调型,马鞍山市耦合协调度下降为0.4774,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3.城市化水平、速度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有较高的相关性;城市化质量对水资源综合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的分量为:人口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质量,水资源对城市化质量影响较大的分量为: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资源利用效率。4.通过分析城市化与水资源的交互耦合机制,对南京都市圈各成员城市提出发展建议,其中:南京市应促进产业升级与转移,发挥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镇江应发挥港口优势,建立区域性物流与信息中心;扬州市应积极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淮安市应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靠区位优势成为都市圈北翼的新增长极;马鞍山市应积极承接南京市产业转移,并协调好区域内工农业用水状况;滁州市可发展新兴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芜湖市应做好连通皖江城市带与南京都市圈的工作,建立现代物流转运中心;宣城市应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