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睡眠质量是体现一个人睡眠状况的客观指标,是评判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习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尤为重要。国内外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睡眠质量会引起其学习表现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很多学者也开展了针对中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且大部分学生出现睡眠障碍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中学毕业班学生面临着升学、就业等事宜,国内针对这个群体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因此,结合中学毕业班学生的自身特点研究其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高密市初三和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学习、生活等现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其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与睡眠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学毕业班学生的睡眠质量、为学校及家庭创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模式提供参考,也为今后教育机构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调查对象为山东省高密市初中和高中毕业班学生。调查工具包括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安全感自评量表。在课题组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填写完成。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分析方法主要有:(1)符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值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分类变量采用率和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2)利用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质量进行单因素影响因素分析;(3)利用Pearson阳关系数分析学生睡眠质量与网络成瘾、安全感的相关性;(4)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初三和高三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分别进行多因素分析。主要结果(1)分别有6.0%的初三学生和18.2%高三学生睡眠质量差。(2)初、高三学生PSQI量表均以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和主观睡眠质量三个因子的障碍检出率较高,分别是18.1%、15.7%、9.8%和47.6%、26.7%、16.7%。(3)有23.0%的初三学生和84.7%的高三学生睡眠时间不足7个小时,尤其是高三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现象更为严重。(4)学生睡眠质量对其在校学习状态及上学迟到频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学校不开心、网络成瘾、从不与家人谈心是初三学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048(2.459~59.027)、3.830(1.527~9.607)、8.637(1.029~77.848)。(6)家庭经济状况差、在校不开心、课外参加补习班是高三学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是2.037(1.134~3.659)、3.443(1.442~8.219)、3.702(2.475~5.536);安全感自我评价得分高是高三学生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OR值(95%可信区间)为0.982(0.973~0.991)。结论及建议结论:(1)初三和高三学生均存在一定比例的睡眠障碍,应予以关注。(2)中学毕业班学生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三个因子检出障碍率较高,而且睡眠时间不足现象较为严重。(3)在校情绪状态愉悦有利于中学毕业生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4)与家人积极谈心对初三学生的睡眠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初三学生网络成瘾与睡眠质量具有相关性。(6)来自贫困家庭的高三学生睡眠质量较差。(7)参加课外补习班对高三学生睡眠质量有影响作用。(8)心理安全感得分越高,高三学生的睡眠质量越好。建议:(1)提高学校、家人及学生自身对青少年时期学生拥有良好睡眠质量重要性的认识。(2)关注中学毕业班学生的校内外生活,为其拥有愉悦的心情营造氛围。(3)加强对初三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的教育引导。(4)增进家长与初三学生的“亲子沟通”,形成良性互动。(5)关注贫困家庭高三学生的睡眠质量。(6)根据高三学生特点,科学安排课外补习班。(7)重视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其拥有充分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