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职院校护生核心能力是护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总目标。通过前期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护生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维度分值最低。本课题以提高高职护生核心能力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制定Teach-back教学方案内容;研究护生核心能力内容6个维度中临床生物医学科学和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2个维度的影响,探索出“教、馈、澄、提”四层式Teach-back教学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实现改进高职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提升护生临床核心竞争力;创新高职院校以护理核心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足临床实用性人才的培养需求。方法:①Teach-back教学方案团队由1名学院护理系教研室主任、2名省级三甲医院康复科护士长、2名具有康复专科护士资格证的护理教师组成,其中3名团队成员在临床实施过Teach-back健康教育方法。根据教育部高职教育相关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校《康复护理学》课程标准,并结合高职护生学习现状的实际,构满建Teach-back教学方案提问单,确立Teach-back教学方案实施的章节内容,确定Teach-back教学方案实施时间段。采用文献分析法引用临床Teach-back健康教育内容,建立以提高高职护生护理核心能力为基础的Teach-back教学方案。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杭州市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二年级4个行政班,采用分别编号和抓阉方式,选取2个行政班共100例学生,选择2018年3月一2018年6月学生接受护理专科临床知识(康复护理学)教学,按班级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同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小班化分别教学。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护理学教学,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Teach-back教学方案的教学方法,应用期初、期末理论试卷考核分值、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得分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①试验组对照组基线调查资料显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民族、家庭源地、对护理专业的喜欢程度、是否接受过有关评判性思维的教育或培训、是否听说过评判性思维、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护理工作、您认为护理工作中是否需要评判性思维、高中教育阶段学校性质等10个条目的调查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②两组研究对象康复护理学课程期初和期末成绩得分比较(分,均数±标准差),试验组期初教学考核分值56.16±8.33,对照组期初教学考核分值56.97±10.31,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期初教学考核分值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期末教学考核分值70.62±13.20,对照组期末教学考核分值64.91±11.72,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学生在期末教学考核分值均有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研究对象期初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得分比较,干预前在单项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和批判性思维总分等8个条目的调查分析中,两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期末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得分比较,在单项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和批判性思维总分等8个条目的调查分析中,试验组有明显提高,两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试验组临床护理理论知识总分、批判性思维能力单项得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ach-back教学方案(“教、馈、澄、提”四层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知识,促进知识巩固,提高高职护生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护生护理核心能力,值得在高职院校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