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描述场景中自我为中心的空间更新方式和条件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u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认知能力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行走过程中知觉环境空间的在线自动更新,保证了我们空间行为本能而直觉的发生,从而促进了我们对空间知识的获取。人们可以使用语言从任何视角描述和传递实际、想象空间的空间信息,对想象空间关系进行转换,这已经成为我们获取空间知识的重要方式。空间语言把知觉空间和想象空间联系在一起,是研究认知和知觉系统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理想方式。本研究采用语言描述的空间情境模型研究范式,试图揭示想象空间更新的方式特点以及影响想象空间更新的因素,探讨想象空间更新是否需要和知觉空间更新相似的前提条件,并对空间更新的方式和研究范式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探索。对以上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促进我们对人类空间认知行为的理解。 本研究由五个实验组成,所有实验程序由VC6.0语言编制。 实验一检验了不同身体旋转方式下描述场景中自我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能否在线更新。实验二去掉场景描述中表示物体方位的空间名词,利用3D场景呈现物体相对于自我的空间方位,检测是否由于单纯语言信息的提取导致了重合效应以及检验想象身体旋转下的空间更新能否被促进。实验三利用空间干扰任务检验是否因为工作记忆的负荷而导致在线更新不能发生。实验四检验实际知觉的自我为中心参照框架下物体方位视觉线索的知觉学习体验和实际身体的知觉运动是否是想象空间在线更新的两个必要其前提。实验五使用内隐学习范式,检验在不能使用外显编码策略的学习方式下想象空间的更新行为。 结合实验结果和讨论,本研究支持和得出以下结论: 1、对想象空间中物体方位的反应是依据人体的空间结构作为参照的。人们对由地球重力限定的上/下轴反应最快,对不对称的前/后轴的反应比对称的右/左轴反应快。不同方位维度的可获取性是由身体和环境的知觉和功能特征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2、实际知觉的自我为中心参照框架对想象空间的任务操作同时具有促进和干扰两方面作用。想象空间转换的视点重合效应可能由于实际身体知觉的和想象的自我为中心参照框架重合时知觉对想象朝向的促进作用而形成;不重合效应可能由于实际知觉的自我为中心参照框架对任务限定的想象自我为中心参照框架的知
其他文献
智能汽车产业及形态研究意义rn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本轮信息化浪潮中,全球产业体系的重大
期刊
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几十年来,中国乒乓球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乒乓球动动员的身体素
考试中被试的作答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传统的考试评价只注重分数的表面,忽略了其中蕴涵的信息。被试在考试时,对测量不同内容领域(或能力)的项目的作答有不同的模式,通过分析被试的
目的: 1.评估中国人个性量表之情感量表(CPAI2-E)的信效度。2.通过对焦虑障碍患者情感问题个性倾向、自我效能感、焦虑特质等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探讨焦虑障碍可能的病理心理学
近年来,国内运动医学界已开始重视并运用中药与元素等中药疗法来治疗运动员疲劳、缩短恢复时间、提高运动能力,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因为研究运动性疲劳的科研人员皆认为运
目的:探索运动引致甘丙肽(Gal)分泌对正常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四组:安静对照组及运动对照组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安静用药组及运动用药组均腹腔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各领域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网络学习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研究,成为教育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类比编码是鼓励被试比较样例的一项技术,它的提出以两大类比迁移理论(语用图式理论和结构映射理论)为基础。众多研究表明,类比编码在促进结构信息迁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