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23654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当前高校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南阳地区部分高校为例进行实证调研,以高校在培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为研究视角,试图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意识形态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所发现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找准结症所在,探寻新形势下高校应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成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高校在培养工作的实践操作层面建言献策。我们认为,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作为当代青年最为集中的前沿主阵地,必须牢牢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大力推进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诸多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当前,高校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足、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我们应该从强化主体责任、课堂内外联动、统筹社会实践、健全保障体系、优化校园环境等五个方面着手建构一条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的培养路径,以期更好地培养和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并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成长成才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同频共振”。
其他文献
文化是民族之魂,文化是发展之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
高校是国家传承文明、培育人才和引领社会的主阵地,是整个时代各种社会思潮重要的起源和传播根据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构建和谐校园是推动高校全面、协调、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维护自身权益、参与国家政治、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形式。在新形势下,信访工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
学位
学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给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得研究在依法治国视野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公民政治参与工作,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受上个世纪对传统文化过度批判影响,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仍存在不少误区。有的一味崇尚西方文化而盲目批判甚至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有的则无视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盲目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观,村容村貌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各地涌现出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尽管农业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全球信息数据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大数据浪潮汹涌而来。MOOC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催生的一种课程新模式,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