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滨海盐土的面积占海岸带土壤总面积的27.45%,在天津、黄河三角洲、江苏东部等地区,盐土面积甚至与当地耕地面积相当,像黄河口,每年都在淤出新增的滨海盐土资源。针对滨海盐土含盐高、地下水位埋藏浅、矿化度高、土质粘重等特点,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本文运用COMSOL-1D软件对Warrick经典田间试验和含粘土夹层的粉砂壤土柱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了两种一维情况下的土壤水盐运移过程,并将模拟值、精确解与已有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COMSOL-1D软件适用于土壤水盐运移的模拟。2、对COMSOL-2D软件应用于土壤水盐二维运移模拟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验证。构建了室内实验装置来定量观测饱和砂质土壤中的盐分(KC1)的二维运移过程,用长方体透明有机玻璃槽作为土槽,选择了8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对瞬时盐分进行测定。运用COMSOL-2D(3.4)的地球科学模块中的流体流动模块和溶质运移模块对长方体土体的二维实验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将模拟值与试验数据对比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接近表层的一个点因淋洗速度过快而误差稍大外,决定系数为0.8863,其他各点模拟值和实验值的的拟合度误差较小,它们的决定系数都达到0.9以上,证明了COMSOL-2D适合应用于土壤二维水盐运移的模拟。3、以青岛农业大学在东营市的滨海重盐碱地试验站为中心,调查滨海盐土改良模式和改良效果,于2013和2014年观测了滨海重盐碱地台田改造技术、暗管排碱改造技术和条田改造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情况,选定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河口区新户镇两个地方,分别进行滨海盐土台田改造技术、暗管排碱改造技术和条田改造技术共三种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监测试验和研究,比较了3种改良模式的改良效果,为滨海盐土改良利用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4、通过对7#东营台田棉花地的1:1尺寸数学建模,并运用实验测得的各土层颗粒组成拟合出各土层的土壤物理参数,由气象条件和经验公式计算出上边界值,运用经验公式计算出棉花根系吸水项S,综合考虑台田的地下水位埋深影响,运用COMSOL-2D软件进行模拟和计算,并将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水盐模拟趋势和实际变化趋势总体一致,除了个别点,模拟值和实测值总体吻合,说明了COMSOL-2D软件适于田间尺度下滨海盐土的二维水盐运移模拟,能对滨海盐土脱盐控盐工程与土地改良措施的应用效果定量评价。5、针对滨海粘质盐土具有质地黏重、渗透性差等特点,工程实践中有一种有效的砂柱技术——在土体中建构砂性土柱(简称砂柱)可以加速滨海盐土脱盐,本文基于COMSOL2-D土壤溶质运移模型,应用COMSOL软件模拟了饱和淋洗条件下3种类型砂柱设置的排盐效果,并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为滨海盐土脱盐、控盐的工程模式进行定量评价和设计优化提供指导和依据。结果表明:内设中竖砂柱、单斜对角砂柱和“X”型长砂柱,经过24h淋洗后,其淋洗效率分别是不设砂柱的1.24、1.29和1.45倍;4种设置的95%盐分的淋出时长分别为59h、52、49h、46h,后3种砂柱设置比不设砂柱分别节省淋洗时间7h、10h、13h,95%盐分的淋出时长分别为不设砂柱的0.88、0.83和0.78倍。这说明内设砂柱能显著提高脱盐效率,不同砂柱构建对脱盐效率也有显著影响,3种砂柱相比,内设双斜“X”型长砂柱的构型最有利于盐分的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