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中国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非上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三大群体分别以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个人资本为主的三元化融资趋势依然明显,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与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结构相去甚远。作为公司金融理论探讨的核心内容,研究如何实现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不仅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文献尽管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资本结构选择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但没有将资本结构的形成与调整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加以思考,导致其结论始终围绕最优债务权益比例展开,无法跳出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从“动态”视角研究资本结构优化问题,通过构建基于成长机会和宏观经济要素的资本结构动态模型,证明了企业资本结构与内外经营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籍此对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依据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将企业资本结构看作一种动态经济系统,阐述了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目标、原则和工作流程,提出衡量优化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标准:优化速度,并将经济学中的增量分析法确定为核心研究方法。 通过计算与优化决策有关的增量成本、收益和风险,构建了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选择最优控制原理作为数学工具,推导出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最优状态路径和最优控制路径,结合动态经济系统共有的正负反馈效应,描绘了优化条件下资本结构运动的动态平衡态势。在资本结构动态优化路径中,优化速度和平衡状态是两个关键要素,将行业均值确定为动态资本结构平衡状态的一种可行选择后,实现资本结构动态优化主要取决于能否解决好优化速度的控制问题。通过对优化速度诸多制约因素的考察,提取出优化决策的内部交易成本这一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降低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优化决策内部交易成本,成为实现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重点。 本文借鉴公司治理和行为金融理论,在分析了治理结构设计与资本结构优化目标一致性的基础上,对股权集中度与经理人资本结构优化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股权和债权结构应该保持适度性。进而,利用激励-监督、控制-约束与经理人资本结构优化动力的关系模型,探讨了治理机制对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结合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转移模型,提出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相适应的“权变”实现机制。最后,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性,并对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比较,得到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速度较慢、稳定性较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