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防止外国投资者侵害东道国国家安全,各国很早就制定了一些法律政策对外国投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但这些传统的国家安全审查法制与经济全球化、投资自由化、信息化等新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不相适应,一些国家通过修改或出台新的国家安全审查法。学界虽然早就开始了对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研究,但已有研究成果与国际国内经济和法律新形势联系不够紧密,如结合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联合国贸发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自贸区协议以及我国2015年《国家安全法》、 《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等进行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本文拟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在搜集并梳理前人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这两大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理论依据,借鉴一些主要国家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法制经验,结合我国外国投资实践以及最新的立法等,深入探讨我国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立法模式、审查标准、审查范围和审查程序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目的是为国家完善相关立法、积极防范外国投资国家安全风险、提高利用外资效率等提供参考,也为引起学界重视研究这方面的法律问题提供借鉴。各个国家都享有基于国家主权理论和国家安全理论对外国投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权力。进入或拟进入东道国投资的外国投资者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法外特权,还会追求政治利益、国防军事利益、文化利益等,有时候外国投资者追求这些利益还不择手段,甚至丧心病狂。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外国投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借以防止外国投资者侵害东道国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提高利用外资效率。我国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立法模式宜采用混合立法模式。外国投资涉及到的国家安全问题比较复杂,单靠一部法律难以规制。因此,在我国应当建立一个以《外国投资法》、《国家安全法》为核心,包括《反垄断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产业政策法、负面清单管理法、金融法、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补充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体系。明确外国投资市场准入审查范围和国家安全类型是国家安全审查的前提条件。首先应弄清楚“外国投资”,谨防“假外资”、“假外商”。其次是合理界定“国家安全”类型;最后就是明确审查范围,即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否符合特别管理措施目录规定的条件、对我国资源能源、技术创新等国家和社会重大利益的影响、外国投资者及其实际控制人的情况等。我国应当确立比较全面、具体、灵活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标准。标准全面、具体,使得有关执法机构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执法,与此同时,由于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性,法律很难将标准列举穷尽,有必要赋予有关公职人员的灵活裁量权。对外国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应当采取如下六个标准:国防安全、对关键性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及其研发能力的影响、对信息和网络安全的影响、外国投资事项是否受外国政府控制、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影响、其他方面的安全审查标准等。这里的“其他”标准,可以包括金融安全、就业安全、环境安全、粮食安全、资源安全等具体安全,也包括赋予相关国家机构在列举事项之外的国家安全裁量权。明确外资审查程序上的法律制度。对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不仅要从实体法上予以规范,还必须从程序法上予以明确。我国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包括国家安全审查启动程序、一般性审查程序、特别审查程序以及决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