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既是支撑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自然资源,也是支撑生物生存的环境资源。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都需要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以实现。通过调查确定研究评价区(流域、区域或国家)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范围、水源保证程度等,进行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通过承载力分析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作出评估,对水资源开发潜力作出预测,对供需矛盾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为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深入研究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紧密结陕西省宝鸡峡灌区实际情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灌区现状供水结构及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利用多目标综合规划法建立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调用Matlab优化函数,得出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最优方案;在水资源最优配置方案下,结合灌区发展趋势和未来水平年各行业用水水平对灌区未来水平年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灌溉面积、工业规模等指标进行量化,得到具有科学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灌区未来地下水资源承载模式;针对灌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提出“开源、节流并举”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路,为提高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和灌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灌区现状开采水平和用水水平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相当规模,继续开采的潜力较小;(2)在最优配水方案下,2020年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承载工业规模、人口数量和灌溉面积均较按正常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值低,特别是工业规模和灌溉面积。地下水资源难以维持未来灌区的水量需求,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不断提高灌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3)通过增加地表水源工程、扩大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和节约用水,在未来水平年内,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将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