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定主义及其当代命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u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权法定主义自其产生时起,即被认为是构建物权法体系的根基所在,从而成为大陆法国家物权法上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但是物权法定主义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对物权法定主义的置疑也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更是成为物权法上受批判最多的原则之一,物权法定主义被认为已陷入了危机之中,打破物权法定的封闭性,走向开放的物权体系似乎成为一种理论上的时尚。 本文在对物权法定主义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历史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认为物权概念的抽象是为了建立一个与债权体系相对应的财产权体系,物权法定主义正是随着物权、债权二元财产权体系的形成而最终确立的,物权与偾权二元体系构成了物权法定主义的理论前提。物权法定主义并非大陆法国家的普遍现象,而只是潘德克吞法学的产物,只存在于具有德国民法传统国家的物权法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物权法定主义的制度价值给予了肯定,并通过对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观点的分析,认为在不改变潘德克吞法学传统的前提下,物权法定主义应当得到坚持,对其所造成的法律僵硬化,应通过补充立法的方式加以克服。 最后,本文认为物权法定主义仅仅是一个立法政策的选择问题,它是依附于民事立法整体结构之上的.中国自上世纪初开始继受了以德国民法为代表的大陆法传统,物权法也应遵循这一传统。因此,中国物权法的制定应采纳物权法定主义,并通过适当扩大“法”的范围,对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新物权积极加以吸纳,从而克服物权法定主义的局限性。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物权法定主义概述”,第二章为“物权法定主义的历史考察”,第三章为“物权法定主义的当代命运”,第四章为“物权法定主义的中国意义”,前设导论,后设结束语。 在导论中,对本文选题的原因及意义作了简要说明。第一章对物权法定主义的含义及立法例、对物权法定主义的内容、“法”的范围、违反之后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第二章对物权制度的产生、物权与债权二元财产权体系的建立、物权法定主义的形成进行了历史考察,得出结论:物权的本质是相对于债权而存在的,物权与债权二元体系是物权法定主义的理论前提,物权法定主义是潘德克吞法技术的构造物。 第三章对物权法定主义的制度价值进行了总结,对怀疑和否定论者的观点进行了分
其他文献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司法机关吸收非法官为陪审员,与法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项司法制度。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在人民司法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全球性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贸易与环境问题己成为21世纪国际组织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新大科技园老和山科技大楼是位于老和山的"自然空间"与杭州新城区的"人工空间"之间的一个界面,即Zwischen界面.在本案的设计中,主创者力图将西方现代严谨的理性主义与东方传
欧洲联盟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之产品,建立了若干特殊之贸易方案。这些方案藉由降低发展中国家输欧产品之关税降低或免税待遇,以促进发展中国家之经济发展。在这些特殊贸易方案当
一般认为,担保物权是最佳的债的担保制度,有利于社会融资,充分提高财产的利用效率。我国《担保法》第一条规定“为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任何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是问题取向的。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世纪农民阶层是如何从古代演化而来,又到底走向何处?界定中世纪农民阶层的核心变量是什么?中世纪农民阶层是如何获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位于图们江下游地区珲春平原南部,作为特殊时期、特殊地域、特殊政策的产物,承载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国人广泛深厚的期望。那么如何才能充分挖掘和开发其巨大
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社会倾销”的指责越来越多,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试对“社会倾销”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作出分析。 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