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代表了一种影响当前“文化遗产”概念演变和扩展的新思路;作为文化遗产类型的依据,它日益得到承认并在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成为指南。然而在理论上,“文化线路”还缺乏系统的、有深度的理论支撑,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最终的“文化线路”定义和国际宪章。作为国内第一篇关于“文化线路”的博士论文,本文在以往对“文化线路”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线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认识,讨论了“文化线路”的规范和限定,并指出“文化线路”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文化线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无形文化线路”(Intangible Cultural Routes)的理论构建,依据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涵化线索,给一些看似分散、实质相联的非线形遗产提供了整体保护的思路。本质上,无形文化线路是在传统的文化线路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概念,它是对“文化线路”概念的补充和修正。无形文化线路理论强调了文化遗产整体上在美学的、科技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性价值,强调了在特定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基于文化显著性上的纪念意义的完整的维护。可以说,无形文化线路理论既是属于文化遗产的无形背景环境(Intangible Setting)研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引导型更新”(Culture-led Regeneration)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法之一。
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考评为例。武汉地区的历史可以追述到3500年以前的商代盘龙城时期,但武汉城市的形成是在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过程中,汉阳、武昌、汉口三镇随着频繁交往而相互依靠,逐渐形成地区认同和地区文化,又进而形成一个城市;武汉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同步于中国近代文化变迁;武汉城市崛起中历史性的“开埠、开厂、开战” 三步曲都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运用无形文化线路理论,可以看出,“汉口租界区、汉阳工业遗产和武昌首义遗产”三个分散的遗产聚落文化过渡性清晰、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上的意义明确,为保护其纪念意义的完整,应该将三者看成统一的文化遗产,定义为武汉的“中国近代文化转型遗产”。而从这条狭义的武汉无形文化线路扩展开,解读历史文化名城武汉,不仅可以重新审视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文化遗产特点和价值,澄清一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文化遗产认识上的模糊区,并且可以把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定位为“中国文化转型之都”,以文化引导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为今后武汉的城市规划提出理论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