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文化线路理论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武汉考评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6756du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代表了一种影响当前“文化遗产”概念演变和扩展的新思路;作为文化遗产类型的依据,它日益得到承认并在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成为指南。然而在理论上,“文化线路”还缺乏系统的、有深度的理论支撑,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最终的“文化线路”定义和国际宪章。作为国内第一篇关于“文化线路”的博士论文,本文在以往对“文化线路”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线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认识,讨论了“文化线路”的规范和限定,并指出“文化线路”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文化线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无形文化线路”(Intangible Cultural Routes)的理论构建,依据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涵化线索,给一些看似分散、实质相联的非线形遗产提供了整体保护的思路。本质上,无形文化线路是在传统的文化线路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概念,它是对“文化线路”概念的补充和修正。无形文化线路理论强调了文化遗产整体上在美学的、科技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性价值,强调了在特定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基于文化显著性上的纪念意义的完整的维护。可以说,无形文化线路理论既是属于文化遗产的无形背景环境(Intangible Setting)研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引导型更新”(Culture-led Regeneration)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法之一。 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考评为例。武汉地区的历史可以追述到3500年以前的商代盘龙城时期,但武汉城市的形成是在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过程中,汉阳、武昌、汉口三镇随着频繁交往而相互依靠,逐渐形成地区认同和地区文化,又进而形成一个城市;武汉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同步于中国近代文化变迁;武汉城市崛起中历史性的“开埠、开厂、开战” 三步曲都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运用无形文化线路理论,可以看出,“汉口租界区、汉阳工业遗产和武昌首义遗产”三个分散的遗产聚落文化过渡性清晰、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上的意义明确,为保护其纪念意义的完整,应该将三者看成统一的文化遗产,定义为武汉的“中国近代文化转型遗产”。而从这条狭义的武汉无形文化线路扩展开,解读历史文化名城武汉,不仅可以重新审视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文化遗产特点和价值,澄清一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文化遗产认识上的模糊区,并且可以把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定位为“中国文化转型之都”,以文化引导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为今后武汉的城市规划提出理论上的借鉴。
其他文献
20世纪世界人口数量大量增长,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居住建筑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后,居住建筑有着巨大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居住建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然而
空间的营造无疑是建筑中最核心与本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西班牙建筑师阿尔贝托·坎波·巴埃萨建筑思想与作品以及三个建筑案例的详细分析,揭示了建筑“极少主义”表象下建筑师精
学位
中国幅员辽阔,山脉纵横,河流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进,山川之间,阡陌交叉之处,遍布着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关隘。关隘有两种功用:战争时期是难以逾越的关卡,和平时期是关内外
为了平衡我国的教育基础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采取了调整中小学校布规划等方式。学校以县域为单位合并,集中好的教育资源办学,超大规模高中作为其产物不断涌
本文基于国内外近10年的城市经济学研究和景观照明建设,在前三章分别提出了“城市夜间经济”和“城市夜景经济”两个概念。并对两者的历史、现状、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阐述。城
荷兰王国(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简称荷兰(Holland),位于欧洲西部,面积41528 k m2,人口1634万(截至2006年8月),其国土西临北海,境内有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三条大河和
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上海市的内部分离人口进行研究,利用2000年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及2005年上海市1%抽样人口调查相关数据,从市域分区和乡(镇、街道)单元两个
学位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旧城中心区因为城市人口数量和素质的变化、原有城市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原有的城市中心区及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衰弱或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通过基本策略研究这一研究性工作的建立,更好发挥政府在城市重点地区再开发中的作用,指导重点地区再开发的各项具体工作,以促进地区发展目标实现的一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