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在改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针对EGFR-TKI继发性耐药所致治疗失败目前仍无标准治疗方案。本文比较了第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所致继发性耐药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了不同治疗方案、EGFR突变类型、既往吉非替尼治疗时间及最佳疗效等对继发性耐药后续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60例服用吉非替尼后出现继发性耐药的NSCLC患者。其中吉非替尼原量联合局部治疗(放疗或合并伊班膦酸治疗)组12例,吉非替尼增量组16例,化疗组11例,化疗序贯吉非替尼组19例,更换EGFR-TKI(厄洛替尼)组2例。疗效评价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进行评价。不良反应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Version 4.0进行评估。应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差异分析。结果:60例服用吉非替尼后出现继发性耐药的NSCLC患者,初始吉非替尼治疗中位PFS为40周。继发性耐药后后续治疗全组患者中位PFS为27周,ORR为0,DCR为58.3%,其中吉非替尼原量联合局部治疗组中位PFS为27周,吉非替尼增量组中位PFS为20周,化疗组中位PFS为18周,化疗序贯吉非替尼组中位PFS为35周,更换EGFR-TKI (厄洛替尼)组中位PFS为52周。60例吉非替尼耐药患者初始吉非替尼的用药时机、治疗时长和疗效及EGFR突变类型对后续治疗PFS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各后续治疗方案均耐受性良好。结论:1.吉非替尼原量联合局部治疗、吉非替尼增量、化疗、化疗序贯吉非替尼、更换EGFR-TKI等治疗方法均为临床上可行的吉非替尼治疗后耐药的后续治疗方案;2.初始吉非替尼的用药特征(治疗时机、时长或疗效)对后续治疗的疗效无显著影响;3.吉非替尼增量治疗及更换EGFR-TKI治疗更适于疾病缓慢型进展患者,疾病爆发型进展患者更适于化疗治疗,可根据患者治疗耐受性及ECOG等选择化疗后序贯吉非替尼治疗以期最佳疗效;4.针对肺内病灶稳定,转移灶(如脑、骨)等进展或出现新发转移(如脑、骨)者可选用吉非替尼原量联合局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