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与FibroScan在预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同肝瞬时弹性成像(Fbro Scan)对预测慢性乙肝(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及进展的预测及动态监测有效性,同时探讨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定期随访并行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5例,患者分别与治疗前与治疗后都行肝穿刺活检及Fibro Scan检查,并在2年内规律随访,采集临床数据。结果:90次肝组织活检提示APRI值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Metavir分级:0级:1级:2级:3级:4级)加重而明显提高(0.37±0.15 vs 0.58±0.38 vs 1.03±1.01 vs1.54±1.29 vs 1.56±0.77,F=6.75,P<0.001)。Fibro Scan也依次增高(5.08±1.15 vs 6.42±1.83 vs 7.75±2.58 vs 10.24±3.05 vs 21.75±4.74,F=34.79,P<0.001)。二者都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APRI=0.523,P<0.001;rFibro Scan=0.623,P<0.001)。Fibro Scan值预测有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5%CI:0.73-0.91,P=0.001),当Fibro Scan值>5.95Kpa时,灵敏度为71.0%,而特异度为90.5%。APRI值预测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77(95%CI:0.67-0.87,P=0.001),当APRI值>0.52时,灵敏度达59.4%,特异度达85.7%。鉴于APRI的简单及经济,我们以之作为筛选,当APRI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一时,介于中间的值(0.1758~0.6859),再联合FS来预测,其曲线下面积为0.71(95%CI:0.57-0.84,P=0.01)。对比治疗前后,Fibro Scan下降值预测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5%CI:0.53-0.86,P=0.043),APRI下降值预测的面积为0.76(95%CI:0.61-0.92,P=0.006),两者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6,P=0.42)。对临床数据与肝纤维化程度做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除APRI值、Fibro Scan值有纤维化预测价值外,ALT水平和AST水平也有一定临床意义。结论:APRI值与Fibro Scan值都能有效提示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也具有一定动态监测肝脏纤维化进展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结合二者与ALT水平、AST水平及肝组织活检结果,可更全面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更有利于动态监测CHB患者病情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H7N9病人肠道菌群的监测,研究探讨在H7N9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微生态制剂干预疗法在重建稳定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和减少继发感染中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兴主题,因此,学者们对其与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还缺乏充分认识。以组织支持理论、情境力量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引
针对新建楼宇空调系统做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时,缺少负荷预测所需的数据,难以实现空调系统优化节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搜索的空调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相似日搜索算法(
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和支持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本文分析了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国家重点支持、
背景和目的结核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使人类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结核杆菌的发现及治疗药物的出现,到20世纪中期,在控制结核病方面才取得了一定
文章主旨在说明韩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及实际运作情形。根据1996年总统咨询委员会于教育改革报告书中指出,韩国终身教育整体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5年至1950年为成人基本
孙中山环境保护思想是中西文化交融调和的产物。就理论渊源来看,孙中山参综诸家学说,甄别东西文化。他追溯传统文化,既承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性,又因袭儒家“仁爱
研究背景:艾滋病相关性淋巴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related lymphoma,ARL)本质为免疫细胞发生恶变,与艾滋病具有相同的免疫功能缺陷发病基础,是最常见的艾
专题德育活动是有明确主题内容的德育教育活动,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实践,从五个方面入手,探析如何设计中学专题活动,即活动需要突出实践性、人本性、全体
目的:通过检测孢子丝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孢子丝菌病可能的致病机制和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采用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69例孢子丝菌病患者(其中固定型37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