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病人行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病灶后肝脏的肝功能和并发症的情况,探讨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规律、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合理的选择山大一院、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年7月—2014年10月就诊院并且条件相符合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均有病理证实,记录所有病人术前及术后第3d、7d、15d肝功能指标、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状况。结果:手术治疗后第7d肝功能A级患者AST较手术治疗前水平升高(14.81±9.44)U/L,ALT较术前水平升高(48.38±25.36)U/L,AST、ALT(P<0.05)术前术后均有统计学意义,ALB数值再行手术治疗后其值比手术前平均下降了(8.73±0.88)g/l,人体中血浆白蛋白比值(P<0.05),统计结果有意义。DBIL水平较手术治疗前平均增高(4.84±0.49)umol/L,IBIL水平较手术治疗前平均增高(3.36±0.46)umol/L,DBIL、IBIL(P>0.05)术前术后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后第7d肝功能B级病人AST较术前水平升高(73.48±48.14)U/L,ALT较术前水平升高(60.69±22.09)U/L,AST、ALT(P<0.05)术前术后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后ALB的平均水平较手术治疗前平均下降(3.44±1.95)g/l,两者数据统计结果差异均有意义(P<0.05),DBIL水平较手术治疗前平均增高(2.14±3.20)umol/L,IBIL水平较手术治疗前平均增高(2.78±1.03)umol/L,DBIL、IBIL(P>0.05)术前术后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7d内发生许多并发症,例如肝脏体表投影区疼痛56例次,术后体温大于37.8°以上的发热56例次,病人主诉感觉明显腹部胀痛33例次,进食后出现恶心5例次,呕吐2例次,胸腔积液2例次,腹腔内感染10例次、腹腔内大出血4例次、消化道出血7例次、胆瘘5例次、肝功能衰竭1例次。手术治疗前给病人进行肝功能Child分级测定,手术治疗前肝功能为A级的病人有52例,手术治疗前肝功能为B级的病人有8例,手术治疗后肝功能为A级的病人有43例,肝功能为B级的病人有17例。病人手术治疗后7天并发症除腹胀、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大出血、腹腔内感染、肝功能衰竭在不同术前Child分级测定间差异有意义(P<0.05),剩余之间的比较均无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准确的肝功能评价,合理的指导用药十分重要。原发性肝癌患者再行手术治疗后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现阶段接受开放式原发性肝癌病灶切除术后并发症较术前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等。术前肝功能Child B级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腹胀、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大出血、腹腔内感染、肝功能衰竭。手术治疗前合理提高病人的肝功能储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