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经济外交决策中的政治因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b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尼通过四次修改宪法、取消政党制度以及进行军队改革等措施进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使得印尼政治发生了变化的同时也使得印尼外交决策的程序发生改变以及参与决策的主体增加。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印尼外交决策主体更加明确各权力机构之间分工清晰以及印尼外交决策的主体更加广泛。印尼的民主化进程使得印尼外交决策程序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民主化,使得外交决策主体更加的多元化以及权力结构间的分权制衡更明确化。民主化改革对于印尼的外交决策产生的影响首先体现为:权力结构间的分权制衡使得外交决策中的各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不同以及行政机构权力的流失。权力间的分权制衡促使外交决策中的权利主体发生变化以及外交决策程序发生改变。本文导论部分对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难点进行了简要说明,后面通过四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印尼民主改革后经济外交决策中的权力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印尼外交决策是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机构具有决定权,其次印尼国会第一委员会在外交决策中是掣肘总统的主要力量,同时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而存在。第二章是对印尼经济外交决策中的利益分布进行阐述的。外交决策模式的改变会带来决策主体的变化,一方面总统为首的行政机构在外交决策中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但是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选票,维护自身的权位。同时印尼民主改革后总统是由选民直选,这增加了民众在外交决策中的权力,选民会通过手中的选票向执政者表达自己对于外交决策的意向,而执政者也必会适当考虑选民的意愿。另一方面在印尼外交决策还要考虑伊斯兰因素,近年来印尼外交逐渐发挥其伊斯兰优势,同西方国家进行友好往来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国内伊斯兰因素影响国家政治,因此印尼外交决策中伊斯兰因素也是要将其考虑进来。第三章将结合案例通过印尼和澳大利亚的CEPA合作谈判过程和结果来分析在民主改革后印尼外交决策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第四章主要是通过国内政治因素会使得外交决策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总统会对经济外交决策的结果具有决定权。但是普通民众和社会利益集团可以通过手中的选票告诉执政者自己对于政策的意愿,而这会影响经济外交内容和最终合作时间。
其他文献
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的观点,分析了个性形成的实践基础,认为个性是在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相统一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主动性,个性的实现和解放是与人类的自由
“人力资本”概念很早就出现了,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成熟,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茨、贝克尔和阿罗。他们三人研究的重点在于阐述人力资本的概念、形成
新乡辣椒4号是我院用"C-98-1"做母本,"98-160"做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早熟品种.果实黄绿色,粗长羊角型.具有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的特点,半直立株型,有利于通风透光和密植栽培,
进入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