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快速公交专用道存在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将常规公交引入快速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进行共享,既可以提高专用道利用率,也可以提高常规公交运行效率。尽管当前已经有类似实践,但对于在何种条件下进行共享,能够保证快速公交运行效率不受较大影响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常规公交的运行效率的相关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以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共线路段的快速公交专用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进行专用道共享的共享特性,探究专用道共享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并研究可供专用道共享分析的模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快速公交专用道共享阈值的约束条件,并归纳总结快速公交专用道共享阈值的确定方法。首先,对快速公交专用道的特性和快速公交、常规公交两类公交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从特性差异出发探讨专用道共享的适应性。选取典型共享和非共享路段设计调查方案,分别分析路段和站点的共享运行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共享的关键指标因素和相关影响因素。其次,针对无交叉口影响的路段、交叉口和站点三类地点,从影响共享的关键指标因素出发,提出了多类分析模型。针对无交叉影响路段,结合调查的结果,建立了改进BPR模型分析在不受交叉口影响的路段速度与流量的关系;对交叉口,引入了HCM2000模型分析交叉口的延误;对站点公交到达,分别根据公交到站规律和站台的形式,设计了四类适用模型,以分析公交到站的延误、排队等情况;针对站点的通行能力方面,引入TCQSM模型分析站点的最大通行能力。最后,选取了常规公交发车量作为阈值指标,基于对影响共享关键因素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两类公交共享快速公交专用道的临界约束条件,包括站点通行能力约束条件、运行时间约束条件、站点排队概率约束条件和路段运行效率约束条件。结合四类约束条件,提出了以专用道共享分析模型为手段的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专用道共享阈值确定方法,并对不同条件下的阈值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