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开放发展的全球化氛围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博物馆作为富含文化底蕴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国家对外展示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宣传本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中国这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文明古国来说,博物馆无疑是其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在博物馆展览中,博物馆的说明文本一般都配有英文翻译,这既方便了外国游客的参观游览,同时也是向他们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博物馆说明文本的英译质量对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翻译研究或以翻译作为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途径和手段,或在语言学的范畴下对翻译过程进行静态的语言分析而忽视了翻译其实是一个动态的的过程。这样的描述虽然具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但是其注重追求的等效或等值始终是一种规范性研究,无法达到对两种文化之间的真正交流。1976年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翻译研究应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苏珊巴斯奈特进一步呼吁学术界从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整体性思考。文化翻译理论的出现促进了翻译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转而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这一活动,在方法论上主张采用描述的方法来分析作为文化、历史现象的翻译的性质和功能。本文选取了南京、镇江、扬州三地的博物馆说明文本为研究对象,整理制成了一个小型的语料库,本文的例子均来源于此。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博物馆文物说明文本汉英翻译过程中文化因子的移植。旨在诠释文化翻译观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指导意义。通过对选取的例子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依据文化翻译观,翻译博物馆说明文本时,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原则,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由于文化负载词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译法也应该灵活多样,翻译方法包括直译、直译加释义、释义、删减等。本论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系统介绍了研究翻译实践材料的目标和意义,并简单介绍了论文的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博物馆说明文本的相关内容以及国内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第三章详细描述了理论背景即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第四章着重从文化翻译理论来分析翻译过程中的案例。第五章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了总结,包括本研究的不足和重要性,从翻译实践中得到的收获,以及对未来翻译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可探讨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