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一直是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的,但是在我国翻译的学科分类却不然。但在翻译研究的方向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倾向于把翻译研究分为语言学视角和文学视角(经常称为文化转向,是文化理论与文学理论的杂和)。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对我国来说尚属奇异。很多人错认为翻译文学即为文学翻译。本文首先对翻译文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对本国文学的作用展开讨论,目的在于将翻译文学纳入比较文学领域,成为比较文学的合理分支。之所以要建立翻译文学研究是因为以比较文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能给传统翻译研究带来新的方法和视角。需要指出的是,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文学研究并不颠覆传统翻译研究方法,而是填补传统翻译研究不足或忽视的方面。因此翻译文学研究对翻译研究起补充的作用。在分析当代文学翻译案例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解决一下问题: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侧重于翻译研究的什么方面,对传统的翻译研究有什么建树?翻译文学与媒介学、一些文学术语和文学翻译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翻译文学对目标语文学有什么作用(以《喧嚣与骚动》对莫言的影响为例来说明)我国翻译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翻译文学的地位情况;为什么比较文学学者要研究翻译?日本和印度的翻译文学研究情况如何且对中国学者有什么启迪?文章的开始部分是对传统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本体概念的概述,并着重区分了原语文学、外国文学、本土文学以及翻译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的不同。第一章主要是理论综述。通过对翻译文学在本土文学地位的认可阐述了翻译文学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学术价值。翻译文学因其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描述性研究有相通之处,更确立了其存在的特殊意义。本章主要是描述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第二章追溯了翻译文学和翻译文学研究的历史,概括介绍了翻译文学在日本和印度的发展情况,希望对中国的学者有所启发。许多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满足自我,对外国文学存有抵触,即便是引入外国文学作品也总有一种吸收转化为自己文化的能耐。文学翻译历史的梳理展现了文学翻译的发展概况,同时验证了文学翻译对本土文学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在亚洲各国中日本和印度的文学发展相对繁荣,尤其是在文学的开放性和与英语国家的交流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学翻译在促进本土文学的创作和文学经典的形成上的重要性。本章的大部分是就中国的实际情况展开的论述,以为是基于中国翻译传统的调查。无论是对翻译文学的理论综述还是历史追溯,对于翻译文学的地位认可和继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三章就威廉姆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对莫言《红高粱》的创作影响为例,论述了外国文学作品是如何、并从哪些方面影响本土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产生的。在短短的一章节里列述文学翻译带来的所以积极影响无疑是不可能的。将论文研究的范围限定在某一历史阶段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但是时下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晚清时期,即使作者想概括当代由文学翻译带来的变革,拙于知识面的局限,很难勾勒出当代发展变化的情况。鉴于此,作者选了一部当代作家的作品作为例子,因为这部作品易于获得且当代读者对其也有一定的了解。本章首先大体介绍了翻译文学的作用,然后介绍了福克纳及其作品在美国的影响和接受及在我国的译介情况,尤其是对我国文学的影响方面。在影响研究比较时,福克纳和莫言作品的主题、叙述方法、人物刻画、家族历史均有详细比较,以此来证明福克纳对莫言的影响。第四章论述翻译文学是如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影响传统翻译研究的。对传统翻译研究来说,翻译文学绝非是颠覆性的而是填补性的。由翻译文学研究引起的翻译研究侧重面的转变主要是倾向于描述研究和“文化转向”的视角。这些转向主要来源于后结构主义的视角,尤其注重翻译家的翻译实践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注重对翻译家作为看得见的中介人的认可,承认翻译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是经过复杂的相互交流和妥协逐渐产生。本章主要是研究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出版物是如何参与并促进翻译研究侧重面转向的,翻译文学研究对翻译研究的真正贡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