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目前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主要采取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血压三种方式。近年来,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广泛应用,对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越来越多。BPV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现象,包括长时BPV和短时BPV。他们受行为、环境、体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BPV的测量可以有多种方法,连续的每搏血压记录、传统的诊室血压测量(OBP)、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或者家庭血压监测(HBPM)。我们可以评估不同时间间隔的BPV,如每搏间BPV(即时BPV、心动周期间BPV)、数分钟间BPV、24hBPV、长时BPV(数日之间、季节之间或者每次随访期间)。高血压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的病变和左心室的肥厚。随着病程的进展,心、脑、肾等重要的脏器均可累及,其结构和功能因此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明确指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为:左室肥厚或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质量指数增大;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颈动脉粥样斑块;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踝/臂血压指数下降;eGFR降低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加;微量白蛋白尿或白蛋白/肌酐比升高。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标志性改变,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与平均血压水平相比,BPV增大与左室肥厚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已有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左房扩大往往会早于左室肥厚的出现,左房扩大是高血压心脏损害的早期表现之一。然而,BPV与左房内径相关性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高血压患者BPV与左房内径的关系,为更好的防治高血压心脏损害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包括初诊、未规律治疗及停用所用降压药物5个半衰期的患者。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有研究对象均严格按照相应的入选和排除标准进行选择。所有入选患者常规记录年龄、性别,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表面积,记录高血压病程;在安静状态下应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每隔5min测血压1次,连续监测3次,记录患者血压,从而计算15min内的BPV和15min内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3ml,测量空腹血糖、胆固醇、肌酐。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软件自动分析24hSBPV、24hDBPV、白昼SBPV、白昼DBPV、夜间SBPV、夜间DBPV、24h平均SBP、24h平均DBP;由专人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依据体表面积计算左房内径指数(LADI)。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符合正态性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依据美国心脏超声及欧洲心超联合建议[2],以LADI>2.3cm/m~2为LADI增高组,以LADI≤2.3cm/m~2为LADI正常组,将全部数据分为两组。两组间正态分布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ADI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程度。P <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结果:LADI增高组27例:年龄55.85±11.00、BMI30.19±2.14、高血压病程12.3±5.39、血糖5.37±0.74、胆固醇5.00±0.89、肌酐63.27±8.24、15minSBPV3.00±0.97、15minDBPV5.86±2.05、24hSBPV13.98±1.7、24hDBPV16.74±2.25、白昼SBPV10.22±3.27、白昼DBPV13.08±2.45、夜间SBPV12.43±1.91、夜间DBPV16.58±3.08、15min平均SBP156.28±10.42、15min平均DBP100.74±9.53、24h平均SBP160.55±18.33、24h平均DBP108.24±12.30;LADI正常组53例:年龄51.74±11.07、BMI24.28±2.17、高血压病程10.60±3.51、血糖5.13±0.82、胆固醇5.02±0.91、肌酐70.32±20.07、15minSBPV3.45±1.35、15minDBPV4.95±2.06、24hSBPV8.84±1.41、24hDBPV11.26±2.12、白昼SBPV9.76±2.89、白昼DBPV12.10±3.57、夜间SBPV7.21±1.85、夜间DBPV8.26±2.66、15min平均SBP152.65±8.46、15min平均DBP97.38±7.65、24h平均SBP150.45±15.68、24h平均DBP100.45±11.45。LADI增高组与LADI正常组年龄、高血压病程、血糖、胆固醇、肌酐、15minSBPV、15minDBPV、白昼SBPV、白昼DBPV、15min平均SBP、15min平均DB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ADI增高组BMI、24hSBPV、24hDBPV、夜间SBPV、夜间DBPV、24h平均SBP、24h平均DBP显著高于LADI正常组(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ADI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与LADI具有线性回归关系的影响因素为夜间SBPV、24hSBPV、24hDBPV、24h平均SBP、24h平均DBP、BMI,而夜间DBPV与LADI不具有线性回归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夜间SBPV0.458(P=0.000)、24hSBPV0.281(P=0.017)、24hDBPV0.168(P=0.020)、24h平均SBP0.160(P=0.030)、24h平均DBP0.150(P=0.020)、 BMI0.089(P=0.013)、夜间DBPV0.018(P=0.671)。结论:1高血压患者LADI增高组与LADI正常组年龄、高血压病程、血糖、胆固醇、肌酐、15minSBPV、15minDBPV、白昼SBPV、白昼DBPV、15min平均SBP、15min平均DB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LADI增高组BMI、24hSBPV、24hDBPV、夜间SBPV、夜间DBPV、24h平均SBP、24h平均DBP显著高于LADI正常组(P<0.05)。2夜间SBPV、24hSBPV、24hDBPV、24h平均SBP、24h平均DBP、BMI是LADI的影响因素,且夜间SBPV与LADI相关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