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物权法》第136条“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为研究核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空间立法及理论的整理,归纳总结其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在现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基础之上完善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立法。除引言外,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基本理论。首先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辨析,提出《物权法》第136条所述之权利,应称为“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立法应引入“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概念。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仅存量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因此,虽然承认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概念,但并不意味着其构成一项独立的物权种类,现有立法的规定模式值得赞同。总结国内外空间权立法现状,我国应加紧出台关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问题的单项立法,并同时着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基本运行规则的构建,待时机成熟时可以制定有关空间权的综合性立法。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应为“空间”而非“土地”。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间范围应在规划中事先予以明确,而非被认定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的空间”。此外,对于在《物权法》生效前没有在合同中载明空间范围的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也应该通过规划,科学计算其上下范围。集体土地空间的利用问题关系到农民集体发展土地的权利,具有长远的研究潜质,实现集体土地分层利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合理开放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目的的限制、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对于被水覆盖土地的空间是否可以设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问题,应区分不同情况予以对待:对于没有改变土地性质的,应当可以设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空间利用,应属于海域使用权的范畴;水域空间利用,则建议对“水域使用权”进行物权化。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变动规则。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基本相同,但在限制权利设定的约束条件、协议出让方式的适用范围、设定标的之“特定”等问题上应有所不同。基于土地空间分层利用之目标,建议允许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分割流转。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消灭的事由主要包括存续期间届满、提前收回和作为标的的空间灭失,在权利消灭后,应赋予使用权人建筑物的补偿请求权以及费用返还请求权,并建议在公共利益收回、土地征收及权利期限与续期等问题上,充分考虑土地空间的独立利用价值,寻求立法上的突破。在空间范围测算时,应以特定行政区域内的某一不易变动的特定点作为测定空间上下范围的基准点,为了在登记制度中明晰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间范围,还应当逐步建立完全的三维登记制度。综合考虑建设主体和建设方式两方面因素,对于被认定为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应当在登记薄中载明“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第四部分主要讨论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其它运行规则的建立或完善。我国应允许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通过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或租赁权等方式取得地面用地权利,并应将地下空间连通义务列为一项法定义务,同时明确该义务的承担规则。应该认识到,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之后,相邻关系适用于“纵向”不动产之间也应该是一种常态,但现有立法的不足表现在平面不动产相邻关系类推于空间相邻关系具有局限性,并且一些重要的空间相邻关系在立法中没有得到明确。我国不动产相邻关系与规划紧密相关,当空间相邻关系中一方权益受损时,建议根据妨害产生原因的不同做分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