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竞争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财税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逐渐拥有了相对独立的财权和事权,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合法化。在财政分权和政治晋升锦标赛的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对竞争所展开的干预行为出现了扭曲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劳动力资源错配问题,造成了经济效率损失。因此,理清地方政府竞争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影响机制,探索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成为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影响机制,据此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在将地方政府竞争分为适范性竞争和失范性竞争的基础上构造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目标,容易出现适范性竞争不足而失范性竞争过度问题,最终导致地方政府竞争失范,造成经济效率损失。其次,构建劳动力资源错配测算的理论模型,测度了我国各地区三大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测算结果显示:从区域维度来看,我国各地区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其中,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最为严重的地区为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区;河南、山东、青海、甘肃、重庆、贵州、湖南、云南等地区次之;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普遍较低。第二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最为严重的地区却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次之;河南、山西、安徽、江西、重庆、四川、辽宁、黑龙江等地区处于中等水平。第三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最为严重的地区集中在西北部;内蒙古、湖北、安徽、重庆等地区次之,东部沿海城市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相对较低。从产业维度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问题最为严重,第三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有所回落,而第二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问题在不断恶化。最后,通过地方政府竞争代理变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地方政府竞争的确对各地区劳动力资源错配起到了一定的恶化作用,但是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效应有所差异。其中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可以缓解各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资源错配问题,但是恶化了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资源错配问题;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各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起到恶化作用,但是对第一产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地方政府的引资竞争对各地区各产业劳动力资源错配均产生了恶化影响。因此,本文提出,有必要通过超地方政府决策机构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进行约束,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具体可采取对地方政府适范性竞争进行奖励,对地方政府失范性竞争进行惩戒以及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