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MRI联合弓上CTA对改良TOAST分型的价值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un5802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脑血管病发病、致残和复发率均很高,引起广泛关注,有效预防及治疗脑卒中,变得越来越迫切。改良TOAST分型法侧重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有助于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本论文分两章探讨:第一章初步分析急性脑梗死改良TOAST分型的影像学表现。第二章在第一章基础上探讨颅脑MRI中的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弓上CTA对改良TOAST分型的影响。研究方法第一章: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入组患者187例,分别进行DWI影像学分型及改良TOAST分型。采用Pearsonχ2检验对DWI影像学表现与改良TOAST分型进行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第二章: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入组患者121例,分三次进行TOAST分型。第一次,行DWI/CTA检查前(pre-DWI/CTA),根据颅脑CT、经颅多普勒超声、实验室等相关辅助检查进行TOAST分型;第二次,患者行DWI/CTA检查后(post-DWI/CTA);第三次,出院时。以第三次出院时的诊断作为诊断标准,分别计算第一次分型(pre-DWI/CTA)与诊断标准、第二次分型(post-DWI/CTA)与诊断标准的符合率。第三次分型完成后,采用卡方检验对AT、SAD亚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常见危险因素在不同亚型间有无差异。研究结果第一章:DWI病灶特点与改良TOAST病因分型有关(χ2=242.715,P=0.000)其中,14例皮质皮质下梗死、22例单侧前循环多发梗死病因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有关(χ2=11.987,P=0.001;χ2=33.253,P=0.000);10例皮质梗死病因与心源性栓塞有关(χ2=28.866,P=0.000);59例小穿通支梗死病因与与小血管病变有关(χ2=147.406,P=0.000)。第二章:入选121例患者中,行DWI/CTA检查前病因分型与最终诊断分型符合率为54.5%;行DWI/CTA检查后病因分型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97%。对于AT,行DWI/CTA检查前(pre-DWI/CTA)的病因分型与最终诊断分型符合率为31.7%;完成DWI/CTA检查后(post-DWI/CTA)的病因分型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98%。对于SAD,行DWI/CTA检查前(pre-DWI/CTA)的病因分型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55.3%;完成DWI/CTA检查后(post-DWI/CTA)的病因分型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100%。缺血性心脏病在AT和SAD亚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χ2=3.903,P=0.048);而高血压(χ2=1.552,P=0.213)、糖尿病(χ2=1.272,P=0.259)、血脂异常(χ2=0.001,P=0.975)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DWI影像学表现有助于病因分型。2.MRI联合弓上CTA可以明显提高分型准确性。3.与SAD亚组患者相比,AT亚组患者有更多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其他文献
前言:   近年来,糖尿病(DM)患病率逐年上升,而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其中85%的截肢是